[发明专利]海参营养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07865.0 | 申请日: | 200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312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2 |
发明(设计)人: | 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华 |
主分类号: | A23L1/325 | 分类号: | A23L1/325;A61K35/78 |
代理公司: | 威海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参 营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生保健品,具体地说是一种以鲜海参为主要原料的海参营养剂及其制备方法。
众所周知,海参为海产品中的珍品,名列海味八珍之首,特别是海参纲中的刺海参,其经济价值可称为“参”中之冠,刺海参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药用价值极高,海参生活在海底,当海参捞出海面后,其体积和重量很快会因溃烂而减少,最后死亡,人们只好把打捞出的海参放在海水中进行保鲜,打捞出的海参放在海水中虽能维持其生命,但海参的体积和重量还会因溃烂而减少,只是溃烂的速度慢点,所以人们一般将打捞出的海参加工成干品,干品海参坚硬,不可食用,但以利于保存和运输,当人们进行食用海参时,再将干品海参进行发制成柔软状,将鲜海参加工成干品海参和将干品海参加工成食用时的柔软状海参的过程中,不仅加工难度大,上述两个加工过程中,海参会因溃烂而减少重量和体积,加工不好可造成干品海参无法还原成食用海参,而且还具有费时、费力、加工成本较高等不足,另外,将鲜海参加工成干品海参和将干品海参加工成食用时的柔软状海参的过程中,海参内含有的营养物质大量减少和损坏,目前,也有采用以海参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营养剂,但其采用的海参均是干品海参,再加上其添加成份的不合理等原因,所以其制成的营养剂具有成本高、营养物质少、缺少海参应有的某些成份、含糖量高、含盐量高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鲜海参为主要原料并配置几种名贵中草药制成的具有成本低、营养物质丰富、含糖量低、含盐量低、口感良好的海参营养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
一种保健食品海参营养剂,采用鲜海参为主料,配以枸杞子、人参、乌梅、罗汉果的提取剂制成,其特征是鲜海参、枸杞子、人参、乌梅、罗汉果的重量比为:鲜海参75%至85%、枸杞子5%至10%、人参3%至6%、乌梅3%至6%、罗汉果2%至4%,各组分含量的百分比之和等于100%。
一种生产海参营养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步骤为:
a、除去鲜活海参肠道内的粪便和泥沙,并用水洗干净,
b、将干净海参采用湿法高速粉碎成浆,向浆液中加入木瓜蛋白酶,并用匀浆机进行匀浆,将上述浆液加热,温度控制在55℃至65℃,保温7小时至9小时以使浆液充分水解,得到海参水解液,
c、将海参水解液进行离心过滤,以去除酶渣和未水解的不溶杂质,得到海参提取液,
d、分别取枸杞子、人参、乌梅和罗汉果,采用蒸汽水煮法进行加工,再经过滤制得中药提取液,
e、将海参提取液和中药提取液混合并搅匀,调整其PH值,使PH值在4至6之间,再次过滤并进行灭菌,得到海参营养液。
本发明还可将得到的海参营养液进行干燥得到粉剂,得到的粉剂可分别制得胶囊、冲剂和片剂。
本发明还可通过如下措施达到:所说的海参采用刺海参,除去鲜活海参肠道内的粪便和泥沙和海参的清洗均在海水中进行,以避免海参的溃烂而造成海参的营养物质的丢失。
海参是高贵的滋补品,从现代营养学讲又是核酸含量极高的生物食品,每百克鲜海参的核酸含量高达3600毫克以上,核酸是DNA和RNA的总称,是一切生命基因—细胞的核心物质,它决定着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以及人体的衰老和患病都是由于缺乏核酸使基因受损而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应补充外源核酸1-1.5克,以促进正常的新陈代谢,延缓衰老,海参的内脏保留,海参的内脏含有丰富营养物质。
人参中含有促进人体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还具有促进消化吸收机能,人参能滋补五脏、强身壮骨和延缓衰老等功能。
枸杞子可滋补肝肾,益精明目,配伍后使海参加强了原有的功能,增加了新的滋补功效。
配伍乌梅和罗汉果以消除痰盛滑泄的弊端,起到开胃、增强食欲的作用,对糖尿病患者是一种理想的食用甜剂保健品。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中成药制药工业中的湿法粉碎工艺,加上传统水解工艺巧妙配合,又采用了在海水中除去鲜活海参肠道内的粪便和泥沙和在海水中清洗海参的工艺,海参的内脏保留,海参的内脏含有丰富营养物质,使得海参提取液的营养成份充分和稳定,具有成本低、营养物质丰富、含糖量低、含盐量低、口感良好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华,未经方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78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嵌段共聚聚丙烯涂覆料
- 下一篇:多彩石子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