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催化合成溴代烷无效
申请号: | 01107114.1 | 申请日: | 2001-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310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29 |
发明(设计)人: | 邹贵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贵田 |
主分类号: | C07C19/075 | 分类号: | C07C19/075;C07C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3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 合成 溴代烷 | ||
本发明属于溴代烷的合成方法,特别是属于使用钼镍催化剂催化合成溴代烷的方法。
溴代烷,特别是一溴代烷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在工业生产中,特别在制药、染料、香料、农药制造中,他们有的可以作中间体、有的可以作溶剂、致冷剂等,他们是一类很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目前常用的几十种溴代烷中,其生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用烷醇在催化剂硫酸存在下搅拌使其与氢溴酸反应来生产溴代烷,反应产物通过蒸馏,将蒸馏液集于分液罐。用水洗涤后,加5%~7%碳酸钠调节pH=8~9,分去水层,再洗至pH=5~6为止,分尽洗液,加无水氯化钙脱水,减压蒸馏,根据不同产物,在不同的温度压力下收集馏分,而得到产品。1-溴丙烷收集58.5℃~60.5℃馏分,2-溴丙烷收集70℃~72℃馏分,1-溴异戊烷收集118℃~122℃馏分,收率以异戊醇计为78%;
2.溴素法(Hengry Giman 1992)(樊能廷《有机合成事典》[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17):在一定的条件下,用溴元素直接与烷烃(取代反应)、与醇(取代反应)、与烯烃(加成反应)等进行反应,再进行分离精馏得到产品。该方法工艺条件较苛刻,设备要求高,主要在实验室工作条件下进行。
3.相移催化合成十二烷基溴(《精细石油化工》98年第2期14~18页),此方法为多相条件下进行,与本发明均相反应机理不同。
4.固体强酸催化合成法(《精细化工》17卷7期417-420页2000.7):用固体超强酸TiO2/SO42-作催化剂催化合成1-溴代十二烷,用适量十二醇和固体超强酸加入反应器中,调整好温度和搅拌速度,滴加氢溴酸,反应开始。待反应到一定时间后停止反应。滤去固体催化剂,经过分液除去水相,得到的有机相用一定温度的去离子水洗至pH值显中性。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进行真空精馏,在提取132℃~134℃/799.9Pa作为产品。制备TiO2/SO4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工艺条件是:硫酸浓度1.0mol/L,浸渍时间2h,燃烧温度500℃,燃烧时间3h。
在已有技术中,一溴代烷的生产主要是用硫酸作催化剂,得到产物在分离、脱水中要求加碳酸钠、无水氯化钙,生产中会产生废液和废渣,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所以在工艺中必需考虑综合治理,相应投资将加大,日常维护费用也将增大,同时产品收率不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不足之处,为提高生产率和减少三废排放。经过发明人的潜心努力,研究出了一套高效、经济、无污染的生产工艺,用钼镍催化剂的方法,完成了该方法研究。该方法较同类的制取溴代烷方法比较,有工艺先进,流程短,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
本发明是采用催化剂催化合成溴代烷的方法,其特征为用脂肪醇在钼镍催化剂存在下催化合成溴代烷的方法,在脂肪醇中加入2%~6%的钼镍催化剂,在反应温度90℃~128℃下搅拌,滴加氢溴酸,通过反应时间1~5小时,反应完成后,过滤分离,减压蒸馏,收集65℃~122℃/2.5~22.5kPa的馏分作产品。
上述用钼镍催化剂催化合成溴代烷的方法,其特征是脂肪醇与氢溴酸的分子比例为1.0∶1~5,其中1.0∶2~4较好。
上述用钼镍催化剂催化合成溴代烷的方法,其特征是所用的催化剂为钼镍催化剂,其主要成分为钼和镍,MoO3∶NiO质量比例为1~2∶2~4。
上述用钼镍催化剂催化合成溴代烷的方法,其特征是所用钼镍催化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催化能力下降了10%~15%,应该进行再生,将需要再生的催化剂在氧化气氛加热至400℃~450℃,保温3h即可恢复活性,重复使用。
上述用钼镍催化剂催化合成溴代烷的方法,其特征是所用的脂肪醇为丙醇、丁醇、戊醇、异戊醇、十二醇、十四醇等,得到的产物为1-溴丙烷、2-溴丙烷、1、2-二溴丙烷、1、3-二溴丙烷、1-溴丁烷、2-溴戊烷、1-溴代异戊烷、1、5-二溴戊烷、1-溴十二烷、1-溴十四烷等。
本发明方法经过实践,具有以下优点:不产生废液和废渣,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工艺流程短,设备简单,主要设备不须耐腐材料制作,投资减少,生产成本可大幅度下降。经过实践证明,在本发明方法投入生产后,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贵田,未经邹贵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71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油飞溅防止用叠层体
- 下一篇:矮败小麦改良群体及有关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