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农用空气收获多用作业机无效
| 申请号: | 01107043.9 | 申请日: | 2001-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364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治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治衡 |
| 主分类号: | A01D41/00 | 分类号: | A01D41/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金耀生 |
| 地址: | 6633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农用 空气 收获 多用 作业 | ||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农用空气收获多用作业机。
现有的粮食联合收割机基本是根据机械原理来制造的机器,其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笨重,不能实现收获机械的轻微型化,很难实现多用功能,使用成本高。在交通、地理条件差的广大农业区不能实现粮食收获和机械化。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重量轻,适用性强,一机多用的农用空气收获多用作业机。
本发明的农用空气收获多用作业机是根据地球大气中龙卷风现象的启示,用类似的气旋运动来进行粮食脱粒的。本机的具体构成是由机械收获手、旋风螺旋体、禾杆切碎部件、分离机以及空气压缩机和电热部件构成,机械收获手与旋风螺旋体相连,在旋风螺旋体气流出口侧有禾杆切碎部件,其气流出口端通过风动管道与分离机连接,空气压缩机送气体管与机械收获手和旋风螺旋体的进气管连通。本机的工质高压热空气由空气压缩机和电热元件提供。
本发明的多用作业机的特征还在于机械收获手由高压热风通道、禾杆吸入通道和壳体构成,壳体四壁密封,高压热风通道与禾杆吸入通道相间布置,高压热通风道两侧壁有吸气孔,高压热风通道前端设有分禾楔状尖端。旋风螺旋体由转轴和其螺旋叶片构成,在转轴上有气体流通孔。禾杆切碎部件由两个反向旋转的轴构成,两轴成啮合状,轴面上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刀片。分离机由锥形离心粮草分离器以及其外部的粮食收集圆筒,及其出口处的碎草管道和粮食管道构成。
本发明的农用空气作业机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本机因工作原理的先进性和独特性,能将机器的重量减轻到100公斤左右,形成微型空气收获多用作业机,能适用于各种地形的田地,特别是能供山区梯田使用。此外也可成平原地区使用的大型空气收获多用作业机。
2、本机能在收获有同时进行干燥作业,因收获机是用热风工作,在整个收获工作中粮食都始终与热气流大面积的充分接触,这种大面积的暴露式的接触是其它干燥机械不具有的,它使积滞在粮食表面的水份得到干燥,甚至在阴雨绵绵的天气下,且又无干燥设备时都能收获粮食。
3、本机也可单纯对粮食进行干燥处理,将要干燥的粮食从管子19导入,使粮食流入旋风螺旋空心轴腔内与热气流混合,在一定的离心力作用下粮食从轴的侧壁孔甩出,在收获机械体的热风吹袭下粮食被一定程度的干燥,粮食颗粒都是在动态状态下充分与流动的热气流接触,具有比较理想的干燥效果。可以循环不断地干燥,达到要求。
4、本机还有短距离运输功能,因其结构简单,构件少,因此节约出许多设计面积空间,有装载货物的车箱空间,可作为短距离运输机用。必要时也可为其它机器提供压缩空气和热空气、电力电源。
本发明的多用作业机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重量轻,能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地理条件下的联合收获,同时有一机多用的功能。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收获机械手和旋内螺旋体的断面剖视图。
图中,一-空气压缩机,二-电热原件,三-收获机械手,四-旋风螺旋体,五-禾杆切碎部件,六-分离机,4-切禾刀片,5-高压热风通道,6-禾杆吸入通道,7-转轴,8-气体流通孔,9-螺旋状叶片,10-圆形挡板,11-风动管道,12-粮草分离器,13-粮食管道,14-碎草管道,15-粮食收集圆筒,17-集装平台,18-驾驶室,19-粮食导入管,20-热气流导入管,21-热空气输入管,22-楔状尖端,23-吸气孔。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述,但不限于附图所示。
如图所示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构成是:由机械收获手(三)、旋风螺旋体(四)、禾杆切碎部件(五)、分离机(六)以及空气压缩机(一)和电热部件(二)构成。机械收获手与旋风螺旋体相连,在旋风螺旋体气流出口侧有禾杆切碎部件,其气流出口端通过风动管道11与分离机连接,空气压缩机送气体管与机械收获手和旋风螺旋体的进气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治衡,未经陈治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70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