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人工速生构树的树皮(HAP法)和树杆(APMP法)制纸浆无效
申请号: | 01106695.4 | 申请日: | 200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385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芬;聂勋载;聂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芬 |
主分类号: | D21C3/02 | 分类号: | D21C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68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人 速生 树皮 hap apmp 纸浆 | ||
一.本发明属于造纸行业用构树制浆的新工艺。
我国传统的构树制浆,都是用野生的构树皮(不用构树杆)为原料。本项目的原料特征:不用野生构树,而是用人工种植的一年速生构树。传统的生产方法采用碱法和硫酸盐法(个别厂用申请人发明的助剂法)。将野生构树皮切短、泡水后与碱液一起加入蒸煮器(蒸球),通入蒸汽进行蒸煮。(生产过程包括;升温、放小汽、再升温、保温、放大汽、放料)。在高温下利用碱的作用,将皮料中的木素和其他杂物脱出,制成纸浆。因树皮表层有一层黑皮壳很难煮掉,故传统的蒸煮工艺都是采用;高温、高碱量、长时间保温的强煮工艺。黑皮壳虽被溶解脱出了,但使纤维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致使成浆的得率甚低(简称为“三高一低”强煮工艺)。这种传统的强煮工艺物耗多、能耗高、生产成本昂贵、污染负荷重。为了提高成浆的质量和产量,为了节能降耗,解决污染问题。针对传统工艺的不足,申请人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完成了两步法制浆。其特征在于:原料经预处理后先将皮、杆分开,并用半机械的方法将树皮表层的黑皮壳脱除,制成白皮料,然后用白皮料去制皮浆。皮浆先后经历了四代制浆方法的改革,即由传统的碱法制浆、改为助剂法、再改为APO法、直至HAP法的第四代新工艺方法。实现了由“三高一低”的传统工艺向“三低一高”先进工艺的转变。现将构皮制浆四代工艺改革的结果对比如下表。
构皮制浆四代改革的工艺条件和结果对比表代 条件与结果 原料 用碱量 蒸煮压力 (温度) 保温时间 成浆得率 原浆白度
生产方法 % Kg/Cm ℃ 分 % %一代 传统碱法 野生构皮 25~32 6.5 (167) 360 20~26 深色二代 助剂法 野生构皮 17 5 (158) 120 42 浅色三代 APO法 人工白皮 10 0 (90) 180 75 73四代 HAP法 人工白皮 5 0 (80) 30~50 92 80
二.本发明考虑到我国天然森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天然森林禁伐后,野生构树皮将不再可能大量供应。必需改用人工种植构树。走林纸结合,林纸一体化。走人工速生丰产林的道路。使用人工种植的构树制纸浆。是本发明第二个特征。本项目采用林业的高新技术,高密度种植一年生的构树,实现了林业农业化的种植,并对构树进行了全附的综合利用(构树的种植和综合利用另申报专利)。
三.在过去国内外都没有人用构树杆制浆造纸。本发明开创了人工种植构树后,为了给构树杆的利用寻求出路。本发明完成了构树杆APMP法化机浆的研究。不仅为造纸工业拓宽了原料,并为造纸工业提供一种新型的、高白度、高得率、高质量、节能降耗的化机浆。用构树杆作化机浆是本发明的第三个特征。
四.本发明污染负荷轻,制浆废水为淡黄色,PH7.5~8。可与中段废水一并处理(经一般生化和物化处理便可达标排放)。本发明第四个特征是清洁生产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芬,未经张志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66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阻燃处理液的使用方法
- 下一篇:电动送线与粮食取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