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面流铸粉末化技术及其工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106197.9 | 申请日: | 200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316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德;向青春;唐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10 | 分类号: | B22F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2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 粉末 技术 及其 工艺 装置 | ||
1.一种利用平面流铸粉末化工艺制取金属粉末的技术,其特征在于:
将预合金原料放入坩埚内加热熔化,同时预热保温漏斗,雾化气体充至要求压力。当熔融合金液加热至所需过热度时,先启动无级变速电机,使辊轮高速旋转,然后抬起坩埚堵塞杆,使合金液自坩埚流入保温漏斗中,再经喷嘴与旋转辊轮接触。由于辊轮外周表面粘结聚合物复合层,它使合金液与辊轮间的热交换作用大大减小,从而不会像传统平面流铸技术那样制取金属薄带,而是在旋转辊轮的提取作用下,直接形成金属液滴,经冷却后获得微细金属粉末。
其中最主要特征是利用单个高速旋转辊轮的外周面进行甩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技术制备多种金属、合金粉末和其它粉末,其特征在于:
通过改变预合金原料成分、辊轮外周表面复合层材料、雾化室压力(包括直接在大气中)、喷嘴结构和尺寸、辊速及其它工艺条件和参数,制取多种金属、合金粉末和其它粉末。
3.一种实施平面流铸粉末化技术的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辊轮旋转系统、位移调节系统、金属液加热系统、金属液压头控制系统、雾化室系统组成。辊轮旋转系统由变频器(13)、变频电机(14)、底座、擦除轮(11)、辊轮(2)、小功率微电机(15)组成。变频电机(14)安装在底座上,电机轴直接与辊轮(2)联接,由变频器(13)对辊轮速度进行无级变速调节。擦除轮(11)由小功率微电机(15)带动,用来去除粘附在辊轮表面上的粉末。位移调节系统可以进行上下、左右、前后三个不同方位的位移调节,其中上下位移调节系统由步进电机(18)、单片机脉冲发生系统(17)、减速齿轮副(19)、丝杠(21)、螺母(22)组成,单片机脉冲发生系统(17)产生脉冲控制步进电机(18),带动减速齿轮副(19)和丝杠(21)螺母(22)传动副,使螺母(22)上下移动,而下端与喷嘴(3)联接的保温漏斗(5)固定在螺母(22)上,从而实现喷嘴(3)和辊轮(2)表面间距的上下位移调节。左右位移和前后位移调节系统结构相同,都是通过拧动螺栓(23)、(25),使上下位移系统(20)在滑轨(24)上移动来实现。左右位移调节用于改变喷铸角度,前后位移调节用于充分利用整个辊轮轮缘面宽度。金属液加热系统分两部分,一是用感应线圈(9)通过中频感应加热熔化坩埚(10)中的合金原料,另一是用高温电阻丝(4)加热,对保温漏斗(5)中熔融金属液进行保温。金属液压头控制系统(6)由电磁铁(26)、开关(27)、继电器(28)、电源(29)和触头(31)组成,当金属液达到预定温度时,将开关(27)闭合,电磁铁(26)通电带磁,将坩埚堵塞杆(7)抬起,金属液自坩埚(10)流入保温漏斗(5)中,当保温漏斗中金属液液面(30)与触头(31)接触时,继电器(27)断开,电磁铁(26)断电,将坩埚堵塞杆放下,金属液不再流入保温漏斗中,从而使金属液压头稳定。雾化室系统(12)由进气管、出气管、压力表、雾化室箱体、雾化室平盖、法兰、观察孔玻璃、照明电灯等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619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