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间歇运转自动化节能型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106123.5 | 申请日: | 200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368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树博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B01D35/02;G05B13/02;//;144;302;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31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歇 运转 自动化 节能型 污水处理 工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用以保护环境的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特别是间歇运转自动化节能型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
污水水质特性不同,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种类繁多。对于那些远在郊外、排水系统不能与集中污水处理厂连接的规模较小的独立排污点,诸如乡村别墅、营房、公路附近的饭店、地处自然风景旅游区的景点、滨海生活小区、村镇居民楼、偏僻独立的生产、生活性排污单位而言,其排污特点是:间歇性排水、污水量小、缺少专业污水处理工作人员。这些排污单位希望有这样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这种工艺及装置不需配备专人管理、能根据排水特点预先设定运行程序自动地进行污水处理,包括进行污泥脱水及存放。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水处理装置还不能完全满足这种要求,特别是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几乎都没有认真考虑自动地进行泥水分离及客观地解决泥渣处置这类实际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独立排污点的间歇运转自动化节能型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以满足上述的市场需求。该工艺及装置不需专人管理、可根据排水特性预先设定程序、自动进行污水处理、泥水分离及污泥脱水。对于污泥则交由专业部门处置。本发明的总体设想是将整个污水处理工作分为两个过程来完成:其一,是用本发明提供的工艺及装置将污水处理达标并同时进行泥水分离、污泥脱水以及将分离出来的泥渣存放在装置中的一个特定的地方;其二,是当存放的泥渣达到一定量时由专业部门将泥渣运出进行综合处置。本发明只完成第一过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参照附图:图1为工艺流程图。图2、图3、图4、图5、图6为一可埋入地下的装置的视图,图2为主视图;图3为A-A视图;图4为B-B视图;图5为C-C视图;图6为过滤器50的D-D视图。图7、图8、图9、图10为局部放大图,图11为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图11中的A部分所示为正常间歇运转电路;B为强化处理电路,C为自动卸滤渣电路;D为自动排泥电路;E为渗滤水箱排水电路。
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及例举装置的结构是这样的:
污水自进水管1处进入(见图1——图6),在进水管1的管路上设有气压开关2,进水管1的出水口就是过滤器进水口49,过滤器进水口49的对面设有超越管口57。超越水管8(图1虚线所示)与排水管26连接,是当出现停电或特大水量冲击的特殊情况时污水超越处理装置直排用的。过滤器50设有滤层59用以过滤来自进水管1的污水(见图2),滤层59由滤材68(滤网、滤布或其它微孔材料)与支撑网架69组成,用滤材压紧带74、环形压板67及螺栓等固定在连接架条73及边框70上(见图6)。连接架条73被置于滤层59与过滤器外壳58之间,并使之形成一个空腔,以便于滤过水及反吹气体流动。过滤器外壳58底部设有出水口71并通过一段可弯转的软管62(见图3)与滤过水管7连接,用以导出经过滤的污水;过滤器外壳58上部设有通气口并通过一段可弯转的软管63(见图3)与反吹气管4连接。反吹气管4由常闭电磁阀3控制。过滤器可以用隔板72分成两个间隔,一个用以过滤污水,一个用来过滤沉泥。过滤器进水口49与超越管口57均设有轴承并兼作过滤器50的转轴。以此为轴,过滤器50由减速装置51带动可以缓慢转动以便于清除滤渣,减速装置51由减速电机76、减速箱75配合连接。滤过水管7出口接入初沉池36,其管路上设有气压开关10。气压开关10及气压开关2由空气泵22、换向电磁阀21、储气罐18及空气管16提供及输送的压缩空气为动力,由定时开关93的控制系统(见图11及自动卸滤渣电路的说明)控制滤过水管7和进水管1的开闭,是当过滤器50清渣时关闭进水管1和滤过水管7的。过滤器50上方适当位置设有行程开关5、行程开关6,污泥管46与沉泥管48。行程开关6用来控制压缩空气反吹滤层59,行程开关5是当过滤器50完成清渣后切断自动卸滤渣电路的。污泥管46与沉泥管48分别将初沉池36和生化二沉复合池的沉淀物导入过滤器50。进水管1与滤过水管7、超越水管8,气压开关2与气压开关10,行程开关5与行程开关6,常闭电磁阀3与反吹气管4、空气管16、可弯转的软管62、63、储气罐18、限压阀19、储气罐放空阀17、换向电磁阀21及空气泵22,兼作转轴的过滤器进水口49与超越管口57、过滤器50、减速装置51等与后面所述的自动卸滤渣电路组成了自动过滤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树博,未经刘树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61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益脑宁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纳米人参至宝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