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豆保健粉的生产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01105234.1 | 申请日: | 2001-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302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11 |
| 发明(设计)人: | 武天龙;汤楠;蒋士龙;蔡润;蔡向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L1/20 | 分类号: | A23L1/20;A23L3/3571;A23L3/4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 |
| 地址: | 20003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健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保健粉的生产工艺,特别是一种纳豆保健粉的生产工艺,属于食品保健加工领域。
纳豆是种传统的发酵食品在日本食用已有2000年的历史了。日本在纳豆的制作工艺上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纳豆的保鲜及产品变质是销售环节中的大问题,由于其产生拉丝状的粘物质,调料独特,因而在我国不易被消费者接受。由于纳豆与我国的豆豉、酱豆不同,它是一种低纳盐的发酵食品,并且含水量较多,在常温下易感染杂菌,从而使蛋白变质。在纳豆产品的风味改进方面已有一些研究和报道,日本方面有钙纳豆、酸乳酪纳豆、薏米纳豆、加味纳豆、昆布(海带)纳豆、小麦胚芽纳豆、荞麦纳豆、饲料纳豆等。传统豆奶粉只是把大豆直接进行加工而成,加入香草香精、柠檬酸钠、盐、调节口味,把大豆经粉碎或成浆后均质、喷雾干燥而成,参见1997年8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食品工艺大全》,三、豆类和(油料)食品。但把纳豆进行第二次加工来改变风味及延长保鲜期技术至今尚未见有出版物的报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纳豆保健粉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实施例如下:
本发明制作方法为:
①大豆精选、水洗不同季节水温10℃~30℃、浸渍8~30小时,在0.08~0.1Mpa蒸煮30~40分钟;
②冷却到80~90℃接种,每kg原料接菌液1ml,放入35~40℃发酵16~18小时,取出冷却到5~10℃;
③粉碎去除表皮磨成细粉加入调料配方均质在70℃温度下17兆帕;
④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40℃~150℃,排风温度在75℃~80℃。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为:
原料大豆→精选→水洗→浸渍→蒸煮→接种→发酵→纳豆成品→粉碎→混合→均质→喷雾干燥→包装→纳豆粉。
所述的接种,其工艺流程为:
试管菌种→液体培养→纳豆菌种→接种。
所述的混合,其工艺流程为:
配料→调味→混合。
根据加工制作方法和生产工艺流程提供如下三个实施例:
本发明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本产品是经过了生物发酵后制作的粉制剂,因而在产品质量上与豆乳粉有很大的区别,更有益于人体的吸收。原产品纳豆只能在低温下保存3个月。制作成纳豆粉后,产品在3%含水量下,把纳豆粉装入在复合袋中可保存2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52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