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缓冲机构的旋转作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01104875.1 | 申请日: | 200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311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05 |
发明(设计)人: | 平野昭弘;小岩贤治;竹内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08 | 分类号: | F15B1/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机构 旋转 装置 | ||
1.带有缓冲机构的旋转作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气缸孔,设在壳体上;
齿条,在其两端具有活塞,借助这些活塞在上述气缸孔内滑动;
齿轮,与上述齿条啮合;
主轴,与上述齿轮连接;
两个口,用来向上述齿条两侧的压力室供给压缩空气;
口孔,在上述气缸孔的孔面上开口并与分别对应上述各口的压力室连通;
缓冲机构,用于使上述齿条缓冲地停止在正逆至少一方的行程端;
上述缓冲机构包括排气口、流量调整机构、缓冲密封圈,该排气口在比上述口孔更靠近室端侧的位置对压力室开口,上述流量调整机构限制从该排气口排出的排气的流量,上述缓冲密封圈安装在上述活塞的外周面上,在该活塞快要到达行程端前将上述口孔与压力室隔断并将该压力室内的空气从上述排气口通过流量调整机构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作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排气口通过上述流量调整机构与一方口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作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流量调整机构由限制从上述压力室排气口的流量的节流孔形成,与该节流孔并列地设有单向阀,该单向阀阻止从上述压力室排出的排气的流动、允许流入压力室的给气的流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作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上形成有连接上述排气口和口的阀室,通过在该阀室内以在与室壁之间夹设形成上述单向阀的唇型密封圈的方式收容具有上述节流孔的孔构件,在该阀室内组装入上述节流孔和单向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作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作动装置是具有一个气缸孔和一个齿条的单齿条齿轮型的旋转作动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作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作动装置具有两组缓冲机构,这些缓冲机构设在壳体的两端部,以使上述齿条缓冲地停止在正逆两行程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作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作动装置是具有两个气缸孔和两个齿条的双齿条齿轮型旋转作动装置。
8.带有缓冲机构的旋转作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两个气缸孔,并列地设在壳体内;
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在两端具有活塞并借助这些活塞在上述各气缸孔滑动;
齿轮,与上述两齿条啮合;
主轴,与上述齿轮连接;
第1压力室和第2压力室,分别被划分在上述各齿条的两侧;
第一口,与上述第一齿条的第一压力室和第二齿条的第二压力室连通;
第二口,与上述第二齿条的第一压力室和上述第一齿条的第二压力室连通;
两组缓冲机构,使上述两齿条缓冲地停止在各自一方的行程端;
上述缓冲机构包括:排气口、在比连接上述口和第二压力室的口孔更靠近室端的位置对该第二压力室开口;流量调整机构,它限制从该排气口排出的排气的流量;缓冲密封圈,安装在上述活塞的外周面上,在该活塞快要到达行程端前将上述口孔与第二压力室隔断并将上述第二压力室内的空气通过流量调整机构从上述排气口排出地进行动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作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在其两端分别具有端盖,在第一端盖上设有上述两个口,在另一方的第二端盖上组入上述两组缓冲机构的流量调整机构、并设有对上述第二压力室开口的上述排气口,上述口和上述流量调整机构通过形成在上述第一端盖及壳体上的通孔相互连通,上述口孔从该壳体的通孔分支并在气缸孔的孔面上开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作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流量调整机构由限制从上述压力室排出的排气的流量的节流孔形成,与该节流孔并列地设有单向阀,该单向阀阻止从上述压力室排出的排气的流动、允许流入压力室的给气的流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作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端盖上形成与上述排气口和口相通的阀室,通过在该阀室内以在与室壁之间夹设形成上述单向阀的唇型密封圈的方式收容具有上述节流孔的孔构件,在该阀室内组装入上述节流孔和单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487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