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猪囊尾蚴疫苗无效
申请号: | 01104152.8 | 申请日: | 200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314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中庸;李靓茹;张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实验动物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K39/002 | 分类号: | A61K39/0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慰明 |
地址: | 30038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蚴 疫苗 | ||
本发明是涉及家畜生猪预防患囊尾蚴病的一种生物制品。
用于预防猪囊尾蚴病,有全囊虫匀浆疫苗,它是从患有囊尾蚴病的猪身上采集囊虫作为抗原,将抗原匀浆后制成乳剂疫苗。其优点是,在高发区抗原的来源方便,易采集,制备工艺较简单,能有效地抵抗猪囊尾蚴的侵袭,免疫期长。缺点是:囊虫不能在体外繁殖,来源完全依赖患囊虫病猪感染的虫体,受采集抗原量所限,无法进行规模生产,疫苗供应不能满足高发区大量生猪预防免疫的需要;且猪囊尾蚴对人有感染性,采集、制苗过程中稍有疏忽极易造成人的生命危害。因原料来源困难,常出现停滞生产局面。近年来已无产品供应。
基因重组疫苗正在研究中,已形成实验室产品,据有关文献报道,该疫苗所需的有效基因可以通过大肠杆菌无限量表达,可规模化生产,且生产成本较低。缺点是:因寄生虫是一种多细胞生物,不同于原核单细胞生物,致病基因不是单一的,用某一种基因制备疫苗不能解决多细胞生物的感染问题,免疫效果不理想,只能达到92.2%的减虫率,即使用疫苗后只能使猪体内患囊虫的数量降低,而形成全部保护即猪体内不长虫的比率最高只有55%。达不到国家对预防寄生虫病制品的保护率应在70~75%以上的要求。
目前对猪囊尾蚴病的治疗,主要采用化学类药物-丙硫咪唑、砒喹酮等,临床证明,这类药物具有一定的疗效。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有很大的毒副作用,如丙硫咪唑的副作用发生率为93.6%,且易产生抗药性:药量不易掌握,剂量太大可使猪中毒死亡,剂量小对囊虫又不起作用;使用不方便,投喂时间长,浪费人力;所需费用高,一年两次,需几十元钱;浪费严重,化学药物是掺入饲料中饲喂,流失多,各个猪食入的量不易掌握,使用效果不理想,影响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无毒副作用、可规模化生产、使用方便、效果好的猪囊尾蚴疫苗制品。
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目的。
猪囊尾蚴疫苗,是含有:猪囊尾蚴细胞-抗原5~1000万个细胞/ml,防腐剂低于或等于有关标准量,左旋咪唑1~5%,抗原代谢产物水溶液20~100%的制品。
因猪囊尾蚴细胞为猪囊尾蚴组织经消化后用细胞培养方法制备而成,将其作为免疫原注入猪体内后,刺激带有特定抗原受体的B细胞转化成浆细胞,在血液中合成产生免疫球蛋白抗体,其抗体水平逐渐增加,达到高峰时可持续3个月,然后逐渐下降,此过程为初次应答。在此期间,如遇体内受猪囊尾蚴感染、吃入虫卵进入消化道、再进入血液后,机体再次接触与初次免疫相同的抗原时,抗体水平再次升高,为再次应答。这时,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可发挥多种免疫效应,如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被吞噬细胞吞噬而达到清除目的的中和作用,导致抗原溶解破坏的免疫溶解作用等等。为激发体内的再次应答,疫苗在首次注射20天后,进行二次注射,可产生对囊尾蚴病更强,更持久的保护力。
本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1)以猪囊尾蚴细胞为抗原,即将猪囊尾蚴组织消化制备成细胞,用细胞学技术在体外培养繁殖,反复传代,可获得大量的细胞-抗原,可规模化生产,细胞培养及整个生产工艺简单。
(2)利用免疫生物学技术将细胞免疫原与免疫佐剂按比例配制,免疫保护率高,可达94%以上,保护期长,20~30日龄仔猪首次注射,20天后第二次注射,可获终生免疫。这在大量的寄生虫免疫试验中是没有的。对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和内蒙兴安盟科右前旗进行区域试验的共20,353头猪的免疫实验证明,免疫保护率分别为99.22%和94.64%,受到保护猪体内均无囊虫生长,达到完全保护。
(3)无毒性,使用安全可靠,猪囊尾蚴细胞制备疫苗前需将其进行灭活处理(冻融和超声波破膜),即细胞已无活性、不能对人及动物造成感染,既保持免疫原性,又不降低作用。
(4)使用方便,无浪费,剂量好掌握,
(5)费用低廉,两次注射只需3~4元钱。
结合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的内容作进一步详述。
除猪囊尾蚴细胞抗原外,其它试剂均可用市售制品、化学纯。
猪囊尾蚴细胞及其代谢产物,可按常规制备。即用猪体内采集的囊虫组织进行细胞培养,反复传代,收集细胞及细胞代谢产物。保存于-20℃以下。疫苗生产前,用蒸馏水将细胞及其代谢产物按疫苗所需剂量稀释成水溶液。用于稀释抗原和佐剂的蒸馏水,应高压灭菌后使用。
防腐剂,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可采用固态硫柳汞、0.005~0.01%,或液态甲醛、1~8‰。
免疫促进剂,可选用分枝杆菌、革兰氏阴性菌内毒素冻干品中的一种或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实验动物中心,未经天津实验动物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41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