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真空吸尘器无效
申请号: | 01103304.5 | 申请日: | 200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316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0 |
发明(设计)人: | 北川直史;豊岛久则;蛭田康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A47L9/02 | 分类号: | A47L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晓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真空 吸尘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电动真空吸尘器,且更具体地涉及一具有一新型吸嘴开口本体的电动吸尘器。
在用于普通真空吸尘器的吸嘴开口本体中,一轮轴固定于吸嘴开口主体的下壳体中,例如,在已公开的第11-253370号日本专利申请中所揭示的那样。
然而,在已公开的第11-253370号日本专利所揭示的技术中,当吸嘴开口本体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轮子磨损从而损坏地面或产生噪声的问题。
本发明一个目的是通过可移动结构解决上述问题,以及提供一包括一吸嘴开口本体的真空吸尘器,该吸嘴开口本体可减少零件的数量,并可固定轮轴或毛刷基体,且当轮子和刷体磨损后可用新的轮子或刷体替换。
本发明可归纳为一真空吸尘器,包括:一真空吸尘器主体,该主体具有一电动风扇,且较佳地具有一积尘部分;一吸嘴开口主体,该主体通过将上壳体置于在待清洁面侧的具有一开口部分的下壳体上而成型;一具有轮轴的轮子,该轮子在待清洁面侧安置于吸嘴开口主体部分,其中轮轴通过一轴套可拆卸地固定于下壳体,尤其是轮轴固定于下层容器同时使得下壳体和上壳体彼此固定。另外,按照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在前进方向上包括一前轮和一后轮,且后轮的后轮轴由上述的轴套固定。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真空吸尘器,包括:一真空吸尘器主体,该主体具有一电动风扇且较佳地具有一积尘部分;一吸嘴开口主体,该主体通过将上壳体置于在待清洁面侧的具有一开口部分的下壳体上而成型;一具有一轴的回转圆柱刷体,该回转圆柱刷体在待清洁面侧安置于吸嘴开口主体,其中该毛刷在待清洁面侧装于回转圆柱刷体的基体,且回转圆柱刷体的轴通过一轴套可拆卸地固定于下壳体。另外,在如上所述以回转圆柱刷体代替后轮的情况下,轴套固定于下壳体以同时使得所述下壳体和所述上壳体彼此固定。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包含前轮和回转圆柱刷体的真空吸尘器。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真空吸尘器,包括:一连接于所述真空吸尘器主体的柔性软吸管;一连接于软吸管的软管夹手柄部分;一连接于软管夹手柄部分的第一延伸管;一滑动连接于第一延伸管的第二延伸管;一连接于第二延伸管的吸嘴开口接头;一连接于吸嘴开口接头和吸嘴开口主体的外壳;其中外壳连接于一吸嘴开口主体以使其在待清洁面的垂直方向上较佳地可转动超过四十度,特别是四十五度至九十度,且吸嘴开口接头连接于所述外壳以使其在外壳的水平方向较佳地可转动三百六十度,至少一百八十度。
另外,当不通过轴套固定的轮轴的一端利用下壳体和上壳体从上方和下方固定时,下壳体的边角在待清洁面侧变得尖锐。因此,可较佳地将金属片沿平行于待清洁面的方向插入到下壳体的边角部分以使边角尽可能地圆,从而防止在地板上产生瑕疵。
如上所述只需拆下轴套,磨损的轮子或磨损的回转圆柱刷体即可轻易地替换成新的轮子或新的回转圆柱刷体。因此,可防止待清洁面产生瑕疵并防止产生“格格”的噪声。另外,由于轴套连同下壳体以及上壳体一起固定,因而可抑制零件数量的增加。此外,金属件沿平行于待清洁面的方向在轮轴不通过轴套固定的一端插入到下壳体的边角部分,在下壳体内产生大的圆形表面。因此,轮轴可仅通过一轴套固定而不会在待清洁面上留下瑕疵。
图1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一吸嘴开口本体的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一吸嘴开口本体的实施例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吸嘴开口本体下表面的钩形体的主体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4是表示当将转动清除体从吸嘴开口本体的底面移去后吸嘴开口本体底面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当将刷盖和转动清除构件从吸嘴开口本体的底面移去时吸嘴开口本体底面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靠近吸嘴开口本体底面上的轮子主要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7是表示吸嘴开口本体的轮子固定部分的主要部分和待清洁面之间关系的视图。
图8是表示软管夹手柄部分的扭曲操作和吸嘴开口本体的方向之间的关系。
图9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的一实施例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一实施例的吸嘴开口本体的底面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33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