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种嗜络细胞微囊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01103136.0 | 申请日: | 2001-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370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25 |
| 发明(设计)人: | 赵欣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欣春 |
| 主分类号: | A61K35/55 | 分类号: | A61K35/55;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德赛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增俊 |
| 地址: | 30006***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异种嗜络 细胞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癌症晚期的止痛剂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异种嗜络细胞微囊的制备方法。
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晚期最痛苦的症状,也是医生难以解决的症状。目前,最常用的镇痛的方法是使用麻醉性镇痛剂,但有极大的成瘾性和耐受性。最新研制的去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5-羟色胺、兴奋氨基酸拮抗剂、P-物质拮抗剂等克服了成瘾性,但是,效果不尽人意。采用新的给药途径,如椎管内用药,虽可提高止痛效果,但是,药效持续时间短。最新研究的鞘内植入药泵,使药物缓慢释放,但药泵须手术安装,术后需要细心维护和定期充药,同时存在严重的并发症,如:血肿,感染,导管滑落及堵塞等,因此,没有被广泛应用。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癌症晚期的止痛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止痛剂具有以下优点:
1,镇痛效果显著;
2,镇痛作用维持时间长,费用低;
3,解决了异种移植的排斥反应;
4,无病毒感染的可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1)异体嗜络细胞的分离和纯化;
从屠宰场取得缺血小黄牛1小时内的肾上腺,放入4C乐氏液中,除去腺体外脂肪及筋膜,洗净血液,
用1%胶原酶灌注消化,并机械分离出髓质组织,用17目网过滤,取网下液4C,离心5分钟,再用平衡液重复二次,
将原液用含有10%牛血清液37C培养12小时,将未贴壁的细胞悬液转入新的培养液继续培养,以除去贴壁的成纤维细胞。最后用锥虫蓝染色法检验细胞存活率,
(2)异体移植细胞微囊化;
采用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为微囊原料,将分离纯化后的细胞放入静电微囊生成器内,制成直径为300MM,内含约100个细胞的微囊,悬浮于生理盐水中即可。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在患者局麻状态下,取3-4腰椎间隙部位,进导管,将含有异体嗜络细胞微囊的培养液通过导管植入患者体内。
通过临床观察,效果明显,具有以下优点:
1,止痛效果显著:移植的异体嗜络细胞微囊可产生阿片肽及儿茶酚胺等其他神经肽物质,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同时该方法是将移植物种植在人体的椎管内,使生物活性物质在椎管内局部释放,这样,不仅加强了止痛效果,而且减少了全身用药的副作用。临床实践证明,癌症患者在植入异体嗜络细胞微囊后,在5-6小时之内,疼痛消失或明显好转,由卧床变为生活自理。
2,止痛效果维持时间长,费用低:使用异体嗜络细胞微囊移植的是活性细胞,它可充当小型制药厂,将止痛物质源源不断地释放,避免了反复用药,重复手术的不便和费用,使止痛效果得到长时间的维持。临床实际证明,85%的癌症患者,自从植入异体嗜络细胞微囊到死亡前,均无疼痛复法。15%的癌症患者,在植入异体嗜络细胞微囊的半年到一年中,可以不用镇痛剂,半年到一年后,须加用辅助麻醉止痛剂,每日1-2支杜冷丁。
3,采用异体嗜络细胞微囊的移植治疗癌性疼痛,解决了异种移植的排斥反应:异体嗜络细胞微囊采用了生物膜包囊技术,该技术将亲水性高分子物质制成带眼很多微孔的包膜,并将异体嗜络细胞包裹在内,该膜具有高度的生物相容性,它只允许囊内细胞分泌的活性物质和宿主的营养物质双向扩散,而限制免疫球蛋白和免疫细胞通过,因此,异体嗜络细胞微囊的膜其到了免疫屏障的作用,解决了异种移植带来的排斥反应。临床实践证明,异体嗜络细胞微囊的使用不会引起病毒感染:由于异体嗜络细胞微囊的移植是将移植物种植在椎管内,而正常的成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没有细胞分裂,从而不产生逆转录病毒复制,也就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使异体移植具有安全性。
4采用异体嗜络细胞微囊的移植治疗癌性疼痛,无明显毒副作用:经过对植入异体嗜络细胞微囊的患者进行定期检测,其体温,血压,心率,血常规,生化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未发现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欣春,未经赵欣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31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