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压轴承电机无效
申请号: | 01103037.2 | 申请日: | 200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309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22 |
发明(设计)人: | 寺胁良治;山崎康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2K5/16 | 分类号: | H02K5/16;F16C32/06;F16C32/04;G02B26/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晓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轴 电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动压轴承部径向轴支承转子和定子、同时由推力磁铁的磁性相互作在推力方向进行支承的动压轴承电机。
近来,具有动压轴承部的电机正广泛用于使多面反射镜、磁盘、光盘等各种旋转体进行高速旋转的装置中。
比如在图4所示的用于多面反射镜1的驱动电机中的动压轴承部中,设置在构成定子2的固定轴2a外周面的动压面与构成转子3的轴承套筒3a的动压面在径向隔着狭小间隙相对配置,存在于该两个相对动压面之间的间隙内的空气或油等润滑流体(未图示)由至少在上述两个相对动压面中的一个面上形成的动压发生槽(未图示)的泵压作用而被加压,在由此产生的润滑流体动压力的基础上,将上述转子3的整体相对定子2而在径向可旋转地支承。
而在构成定子2的固定轴2a的图示上端部分形成凹部,在该凹部的内周装有环状的固定侧推力磁铁2b。另外,在装于上述转子3顶部的多面反射镜固定构件3b侧设有与上述固定侧推力磁铁2b的内周壁面相对的旋转侧推力磁铁3c。而且分别对这两个推力磁铁2b、3c进行轴向(图示上下方向)磁化使其在轴向相互吸引(或排斥),通过该推力磁铁2b、3c的磁性吸引作用,将转子3在相对上述定子2而轴向上浮的状态下于推力方向可旋转地支承。
然而,采用上述具有推力磁铁2b、3c的动压轴承电机时,当要实现电机的小型化、薄型化时,需将上述推力磁铁2b、3c与径向动压轴承部配置成非常接近的状态。其结果,如图5所示,出自推力磁铁2b的泄漏磁通φ有时会到达径向动压轴承部,一旦在驱动轴承部内产生由该泄漏磁通形成的磁场,则原来存在于动压轴承部之外的异物会被上述磁场吸到动压轴承部内,如吸进的异物是硬质物品,则旋转时会将固定轴2a或轴承套筒3a的表面磨出伤痕或缺口,成为产生杂音或烧结的原因。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很好地切断从推力磁铁朝动压轴承部的泄漏磁通、防止固定轴2a或轴承套筒3a表面受损的动压轴承电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动压轴承电机中,设有径向动压轴承部,该径向动压轴承部在转子上及定子上形成相对的径向动压面,并对转子进行轴支承,使之相对上述定子在径向旋转自如,同时通过设置于上述转子及定子上、互为相对的推力磁铁的磁性相互作用,使转子在相对上述定子而在轴向上浮的状态下可沿推力方向旋转,在上述推力磁铁与上述动压轴承部之间设有将从上述推力磁铁朝动压轴承部的泄漏磁通切断的磁屏蔽装置。
通过如上述那样用磁屏蔽装置将出自推力磁铁的泄漏磁通切断,可防止磁通向径向动压轴承部内的泄漏,避免动压轴承部内形成无用的吸附磁场,从而可防止将存在于动压轴承部外部的异物吸到动压轴承部。
上述磁屏蔽装置可由吸收来自上述推力磁铁的泄漏磁通的集磁构件构成,作为集磁构件,可使用导磁率比安装上述推力磁铁的安装构件还大的轭铁构件。上述磁屏蔽装置也可以是使上述推力磁铁与动压轴承部之间隔开一定距离的插入构件。
另外,在本发明中,只要前述推力磁铁配置于前述径向动压轴承部的径向内侧,且在前述推力磁铁与前述径向动压轴承部的径向间隔内设置前述磁屏蔽装置,就可实现轴承装置的小型化,而且还可防止磁通向径向动压轴承部内泄漏,避免动压轴承部内形成无用的吸附磁场。
具体来说,只要定子具有固定轴,转子位于前述固定轴的外周并在其间具有构成前述径向动压轴承部的轴承套筒,在前述固定轴的内侧且在前述径向动压轴承部的内侧设有前述推力磁铁,即可使推力轴承与径向轴承在轴向重迭,即使径向尺寸缩小,也可防止磁通向径向动压轴承部内泄漏,避免在动压轴承部内形成无用的吸附磁场。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多面反射镜驱动用动压轴承电机一例的半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电机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形态的电机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是传统的多面反射镜驱动用动压轴承电机一例的半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4传统电机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首先根据附图对运用本发明的具有空气动压轴承的轴固定型多面反射镜驱动用电机的结构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30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容器
- 下一篇:采用动态半双工保持环路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