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流驱动型等离子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01102997.8 | 申请日: | 2001-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303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11 |
| 发明(设计)人: | 白水进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J17/49 | 分类号: | H01J17/49;G09F9/313;G09G3/28;H01J9/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景峻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驱动 等离子 显示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交流驱动型等离子显示器,具有:
(a)第一面板,该面板包括第一基片、由在第一基片上形成的多个第一电极构成的第一电极组、以及在第一电极组和在第一基片上形成的保护层,和
(b)第二面板,该面板包括第二基片、在第二基片上面或上方形成的荧光层,沿与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成预定角度的方向延伸的分隔壁,并且每一分隔壁形成在一个荧光层和另一相邻荧光层之间,
其中在每一对相互面对的第一电极之间产生放电,以及在每一对面对的第一电极之间的第一基片中形成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凹槽是沟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沟槽的空间宽度小于5×10-5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凹槽是在位于一对分隔壁之间的第一基片的区域中形成的盲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其特征在于盲孔的空间直径小于5×10-5m。
6.一种制作交流驱动型等离子显示器的方法,所述等离子显示器具有:
(a)第一面板,该面板包括第一基片、由在第一基片上形成的多个第一电极构成的第一电极组、以及在第一电极组和在第一基片上形成的保护层,
(b)第二面板,该面板包括第二基片、在第二基片上面或上方形成的荧光层,沿与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成预定角度的方向延伸的分隔壁,并且每一分隔壁形成在一个荧光层和另一相邻荧光层之间,
其特征在于在每一对相互面对的第一电极之间产生放电,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第一基片上形成有图案的第一电极,(B)在每一对相互面对的第一电极之间的第一基片中形成凹槽,以及(C)在第一电极组上和包括每一凹槽内侧的第一基片上形成保护层,以制作第一面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包括步骤:在整个表面上形成具有位于一对面对第一电极之间的开口部分的抗蚀剂层,并然后用抗蚀剂层作为蚀刻掩膜来蚀刻第一基片。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包括步骤:通过机械开挖方法或机械研磨方法在一对面对的第一电极之间的第一基片中形成凹槽。
9.一种制作交流驱动型等离子显示器的方法,所述等离子显示器具有:
(a)第一面板,该面板包括第一基片、由在第一基片上形成的多个第一电极构成的第一电极组、以及在第一电极组和在第一基片上形成的保护层,
(b)第二面板,该面板包括第二基片、在第二基片上面或上方形成的荧光层,沿与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成预定角度的方向延伸的分隔壁,每一分隔壁形成在一个荧光层和另一相邻荧光层之间,
其中在每一对相互面对的第一电极之间产生放电,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第一基片上形成导电材料层,(B)制作导电材料层的图案以形成第一电极,并且进一步地在每一对相互面对的第一电极之间的第一基片中形成凹槽,以及(C)在第一电极组上和包括每一凹槽内侧的第一基片上形成保护层,以制作第一面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包括步骤:在导电材料层上形成有图案的抗蚀剂层,然后用抗蚀剂层作为蚀刻掩膜来蚀刻导电材料层,并进一步地蚀刻第一基片。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包括步骤:制作导电材料层的的图案,并进一步地通过机械开挖方法或机械研磨方法在第一基片中形成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299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