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蛇毒制品无效
申请号: | 01102835.1 | 申请日: | 2001-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368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1 |
发明(设计)人: | 方晓阳;吴丹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晓阳;吴丹彤 |
主分类号: | A61K35/58 | 分类号: | A61K35/58;A61K9/50;A61P29/00;A61P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26 安徽省合肥市金***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风湿 类风湿 关节炎 蛇毒 制品 | ||
本发明将提供一种经微胶囊技术处理的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蛇毒制品。其特征在于这种经微胶囊技术处理后的蛇毒制品含有适量对人体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因此具有强身健体、活血化瘀、舒筋壮骨、调节免疫功能、提神健脑的功用。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向中老年人群尤其是向饱受风湿、类风湿疾病折磨的患者提供一种以经过弱毒处理的蛇毒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蛇毒制品。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利用先进的微胶囊技术将原为液态的弱毒蛇毒乙醇溶液加工成固体,这不仅方便携带、更重要的是这种无嗅无味的蛇毒乙醇微胶囊没有任何令人不悦的气味与口感,非常适宜于不善饮酒的人群尤其是女士们服用。
本发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新药毒理学研究指导原则》,对小鼠与大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的结果表明,经微胶囊技术处理的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蛇毒制品是无毒的。
本发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抗风湿病药物药效学指导原则》,经系统的抗风湿性关节炎药理实验表明,经微胶囊技术处理的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蛇毒制品在角叉菜胶(carrageenin)诱发大鼠足爪肿胀、大鼠棉球肉芽肿、大鼠佐剂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淋巴细胞增殖实验(体外法)、巨噬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 1)实验中,结果评定该发明不仅对炎症模型有抗炎作用,而且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或免疫调节)作用与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作用。部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对大鼠佐剂关节炎的影响
雄性Wistar大鼠45只,体重150±25克,随机分为5组。配制Freund`s完全佐剂,每只大鼠左后足跖皮下注射0.05ml,注射当日开始给药的为预防组,第8日开始给药为治疗组。每日1次,共21d。停药后继续观察3d,第24日杀检。注射佐剂前、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左右足跖容积1次,同侧足跖于给佐剂前后容积之差值为肿胀度,并观察耳部红斑、尾部结节等出现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蛇毒制品对于注射佐剂的原发性足肿胀的预防组和治疗组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而对于对侧足所致的免疫性炎症反应,其效力略差(P>0.05)。各给药组的耳部红斑和尾部结节均比对照组轻(P<0.01)。
2、对大鼠角叉菜胶足跖肿的影响
选Wistar大鼠40只,140±20,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日给药1次,共8次。末次给药后30min,以1%角叉菜胶生理盐水液0.05ml注入每鼠右后足跖皮下。间隔时间测量左右踝关节周长,其差值即肿胀度。实验结果证明,本发明的蛇毒制品高、低剂量在大鼠致炎后6~8h,与氢化可的松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3、对大鼠甲醛性关节肿的影响
选Wistar大鼠36只,140±20,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共8次。末次给药后1h,于每鼠右后足跖部皮下注入25%甲醛溶液0.05ml致炎,其后不同时间测量左右后肢踝关节周长,其差值为右侧肿胀度。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蛇毒制品高剂量对甲醛致炎大鼠炎肿有明显减轻症状的作用,其效果优于服用阿司匹林的对照组(P<0.05)。
4、对结缔组织增生的影响
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4组,于麻醉状态下,腹下部正中切口,将20mg的两个灭菌棉球分别植入两侧腹股沟皮下。于手术当日下午开始给药,每日1次,第8日处死大鼠,取出棉球,置70℃烤箱至恒重,减去原棉球重量,得出肉芽肿净重。通过实验证明,本发明的蛇毒制品高、低剂量组均可使大鼠体内的棉球肉芽肿量明显减少,与氢化可的松对照组结果相近(P>0.05),提示这种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蛇毒制品胶囊对结缔组织增生有抑制作用。
本发明工艺特征为蛇毒的弱毒处理与液态弱毒溶液的微胶囊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晓阳;吴丹彤,未经方晓阳;吴丹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28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