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相四线断相保护、语音报警器无效
| 申请号: | 01102768.1 | 申请日: | 2001-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303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11 |
| 发明(设计)人: | 温继廷;温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志国 |
| 主分类号: | H02H3/253 | 分类号: | H02H3/253;H02H3/04;H02H7/09 |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辉 |
| 地址: | 066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四线断相 保护 语音 报警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电源保护装置,具体说是用于相电压220V的三相四线断相保护、语音报警器。
目前,市场流通使用的各种电力保护器,普遍是各生产厂家自行生产,未有标准统一定型产品。所使用的报警器普遍采用电流采样技术,而且都是用于三相电动机报警,电流采样是将每一相套上一个电流互感器,当设备运行时一次有电流产生。由于电流互感器的电磁感应,在互感器二次端产生二次电流(有按国家规定一定比例的电流互感器标准5安培,也有各生产厂家自行生产没有一定比例关系的电流互感器),将二次电流进行采集放大处理后用继电器输出保护并驱动警铃、警笛或固定音乐报警。因此,电流采样保护存在如下缺陷:
1、只有设备运行时才有电流产生,保护报警才能处于工作检测状态。2、当设备停止运行时电流互感器将无电流产生,电动机处于备用状态,就不需保护了。这种错误认为就在于当设备停止运行时,由于其它的负载在继续运行,将你的上一级保险烧断一相,这时就不可能每一次启动前都用表测试三相电压的平衡于否,大多数人都是直接启动,这时的报警器是不起作用的,因为控制保护回路用的是继电器常闭接点,在静止状态时,继电器常闭接点是闭合的,可以启动,启动时又是两相启动。当电动机运转后,电流互感器检测为缺相,启动保护电路,再把控制回路断开,就在这启动过程如果是满载启动的负载,就可能将电动机烧毁。所以应进一步完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相四线断相保护、语音报警器,通过对电压取样,实现对三相四线电源、空载、有载、感性负载、容性负载的保护报警。
本发明的技术实现方案是这样来完成的:三相四线断相保护、语音报警器,它包括采样将A、B、C、N各取一条线,在A、B、C三条进线处,分别通过相同形式的电阻降压、限流后进行整流滤波稳压,经采样指示,光电偶合后,进行逻辑判断、灯光报警、经光偶合器分为二路:一路通过语音逻辑判断电路,连接语音集成电路,通过Sp+、Sp-接放大电路和扬声器;另一路接保护控制逻辑判断电路,保护控制执行电路接R232串口构成。
本发明具有特点是:它具有电路设计新颖、电路结构合理,去掉传统的电流互感器,重量减轻几倍至十几倍,去掉传统的指示灯泡(电流150MA),全部采用LED(电流1.3-2.8MA),功耗低寿命长,本报警器采用3只2W电阻器重量为10g左右。本报警器响应时间快、小于1秒钟,报警内容完整、准确(经测试150次准确率100%),处理故障及时,设有串口输出,可用于控制,也可以远程监控,采样范围宽,可以110V-270V电压范围内正常工作。可保护运行及备用设备。语音报警是本报警器的最大特点,可不分国界、不分语言、不固定声所、不固定报警内容,用户可根据报警内容任意录制,千变万化、随心所欲,报警间可由大功率扩音机进行扩音。
结合本发明所给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由图1框图所示三相四线断相保护、语音报警器,它所输入的220V电压,采样将A相、B相、C相、N线各取一条线,在A相、B相、C相三条进行处,分别通过大阻值电阻降压元件1进行降压、限流后由整流滤波稳压2进行全波整流、高频、低频滤波、稳压、稳压在7.5V再串联一支电阻接发光二极管作为采样工作指示3,通过光电偶合器4偶合后,进入逻辑判断5由灯光报警6显示亮否,通过光电偶器7输出两路:一路通过语音逻辑判断电路8输出连接语音集成电路12的A相开关,通过语音集成电路12Sp+、Sp-,分别接放大电路13接扬声器另一路通过保护控制逻辑判断电路9接保护控制执行电路10,通过执行电路的继电器控制R232串口11接点组成一个保护电路。
其中A相、B相、C相为相同的电路形式,每相均通过由语音逻辑判断电路8接语音集成电路12的开关上,省略了对各相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志国,未经温志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27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角隅灌溉系统
- 下一篇:褶皱芯材结构材料及隔声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