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健民咽喉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01102046.6 | 申请日: | 2001-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366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04 |
| 发明(设计)人: | 杨孟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孟君 |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K9/14;A61P11/04;A61P31/02;B82B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咽喉 制剂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咽利喉、养阴生津、解毒泻火,主治咽喉肿痛、失音及上呼吸道炎症的纳米健民咽喉制剂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制备的方法。
健民咽喉片是一种经典中成药,主要有抗炎、抑菌、增加唾液和唾液中总蛋白的分泌及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等作用,用于咽喉肿痛、失音及上呼吸道炎症。但是传统的健民咽喉片崩解较慢,吸收不完全,生物利用度不高,疗效缓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利用度高,固体分散好,吸收完全,疗效显著增加的纳米健民咽喉制剂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提供该纳米健民咽喉制剂药物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用量为重量份):
纳米玄参10-50份 纳米麦冬10-50份 纳米蝉蜕10-50份
纳米诃子8-50份 纳米桔梗8-50份 纳米板蓝根10-50份
纳米胖大海10-50份 纳米地黄8-50份 纳米西青果8-50份
纳米甘草5-30份 纳米薄荷素油0.1-1份 纳米薄荷脑0.1-1份
本发明药物的配方优选重量配比范围是:
纳米玄参20-40份 纳米麦冬20-40份 纳米蝉蜕20-40份
纳米诃子15-40份 纳米桔梗15-40份 纳米板蓝根20-40份
纳米胖大海20-40份 纳米地黄15-35份 纳米西青果15-35份
纳米甘草8-20份 纳米薄荷素油0.3-0.8份 纳米薄荷脑0.3-0.8份
本发明药物的最佳重量配比是:
纳米玄参30份 纳米麦冬30份 纳米蝉蜕30份
纳米诃子25份 纳米桔梗25份 纳米板蓝根28份
纳米胖大海28份 纳米地黄25份 纳米西青果25份
纳米甘草15份 纳米薄荷素油0.5份 纳米薄荷脑0.5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基于现代材料技术。现代材料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向尺度越来越小的方向发展。从前组成材料的颗粒,其尺寸都是在微米或毫米量级以上,而现在出现了向纳米尺度发展的材料。由于颗粒极度细化,晶界所占体积百分数增加,使得材料的某些性能发生突出的变化。
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能是由于纳米材料的特殊结构----物质颗粒尺寸小于100nm的超微粉末,它的体表面积很大,晶界处的原子数比率高达15--50%,使之产生四大效应:即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含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表面效应和界面效应。从而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物理化学性能。纳米技术将带来中药领域的一次技术革命。
将上述各组份制成本发明药物的方法之一是:
1.分取各味中药材,依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炮制加工成普通中药饮片。
2.分取各味普通中药饮片,加工成纳米中药饮片,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①将普通中药饮片置于提取罐中,加溶剂并导入微波萃取,使其以20--30亿次/秒的速度作极性变化运动,其微波萃取的温度为30℃--60℃,时间1-10小时;
②将上述萃取液进行减压浓缩,温度为30℃--60℃,时间为3-72小时,同时另收取中药中可挥发性物质;
③将减压浓缩液与可挥发性物质合并置于喷雾干燥塔,用超音速射流技术,射流速度330米--990米/秒,在30℃--60℃温度,0至0.05MPa压力下,以超音速速度瞬时干燥,即制成纳米中药饮片。
3.将纳米中药饮片(粉剂)按所述比例配好混合,依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制剂标准,制成丸剂、散剂、片剂、栓剂、颗粒剂、膜剂、胶囊剂、微囊剂、滴丸剂、气雾剂、注射剂、膏剂、酒剂、糖浆剂、口服溶液剂。
本发明药物制成方法之二是:
1.按配比比例配备全部普通中药饮片,置于提取罐中,加溶剂并导入微波萃取,使其以20--30亿次/秒的速度作极性变化运动,其微波萃取的温度为30℃-60℃,时间1-10小时;
2.将上述萃取液进行减压浓缩,温度为30℃--60℃,时间为3-72小时,同时另收取中药中可挥发性物质;
3.将减压浓缩液与可挥发性物质合并置于喷雾干燥塔,用超音速射流技术,射流速度330米--990米/秒,在30℃--60℃温度,0至0.05MPa压力下,以超音速速度射流瞬时干燥,得健民咽喉制剂纳米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孟君,未经杨孟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20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能量高纤维食品配方及制作工艺
- 下一篇:从生物活体中分离出的一种抗菌多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