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读/写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01101320.6 | 申请日: | 2001-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316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0 |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民;延哲诚;李镐哲;张东燮;全圭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11B7/135 | 分类号: | G11B7/135;G11B7/08;G11B21/00 |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瑞海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系统 | ||
1.一种光学读/写系统,包括:
一个基座;
一个旋转安置在基座上的光盘;
一个包括把光束聚焦、从而在光盘的记录表面上形成光斑的物镜的光学头;
一个安置在基座上的致动器臂,使得传动装置可以通过音圈电机在光盘的径向上绕枢轴转动;
一个由致动器臂支撑的负荷梁,能够通过外力沿光盘的径向并上、下地轻微地移动;
一个连接到负荷梁的挠性件,用于支撑滑块,使滑块能够接触到记录表面;和
一个安置到致动器臂和负荷梁的自由端的驱动装置,用于在径向对负荷梁的自由端提供驱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读/写系统,其特征在于负荷梁包括:
一个固定到致动器臂的固定端;
一个从固定端延伸并相对于固定端可变形的自由端;和
一个处于固定端和自由端之间的铰接部分,便于自由端在径向的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读/写系统,其特征在于铰接部分的结构具有一对彼此间隔预定距离的细长部分,细长部分连接固定端和自由端的相对边缘。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读/写系统,其特征在于铰接部分围绕一个孔形成,连接固定端和自由端的相对边缘。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读/写系统,其特征在于固定端、自由端和铰接部分结合在一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读/写系统,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包括一个磁铁和一对线圈,磁铁和线圈分别安置在致动器臂和负荷梁的自由端。
7.一个光学读/写系统,包括:
一个基座;
一个旋转安置在基座上的光盘;
一个安装在基座上能够在光盘的径向绕枢轴转动的致动器组件,用于支撑滑块,使滑块与光盘的记录表面接触;和
把光束聚焦、从而在光盘的记录表面上形成光斑的光学头,光学头包括:一个发射光束的光源;一个布置在光源和记录表面之间光路上的光路改变装置,用于改变入射光束的传播路径;一个安置到滑块上的物镜,用于把来自光路改变装置的光束聚焦到记录表面上;一个光电探测器,用于接收从记录表面反射并通过物镜和光路改变装置的光束;和至少一个连接光源和光路改变装置的光纤,用于把会聚的光束传递到光路改变装置,
其中,光源和光路改变装置之间的光损耗被抑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读/写系统,其特征在于致动器组件包括:
一个致动器臂,能够通过音圈电机在光盘的径向绕枢轴转动;一个可弹性形变的负荷梁,其一端固定到致动器臂;和一个连接到负荷梁一端的挠性件;
光路改变装置,设置在负荷梁和致动器臂之间,经第一通光孔面对物镜,第一通光孔形成在负荷梁和挠性件上;和
光电探测器,装配到致动器臂上的第二通光孔中,经第一通光孔面对光路改变装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读/写系统,其特征在于光路改变装置安置在负荷梁上,面对致动器臂并被第二通光孔包围。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读/写系统,其特征在于物镜、光路改变装置和光电探测器竖直对齐。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读/写系统,其特征在于致动器组件还包括一个支撑在基座上并具有一个接受光源的凹槽的安装架,致动器臂有一个通过光纤的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13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背面光照明装置的电子设备
- 下一篇:电声换能器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