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传导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00815529.1 | 申请日: | 2000-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390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8 |
| 发明(设计)人: | 木村克己;服部和男;绪方大洋;大塚道雄;杉山秀彦;形谷吉则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F16H41/30 | 分类号: | F16H41/30;F16D33/18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剑锋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传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力变矩器或液力联轴节等动力传导装置,这些装置都是利用流体的动能而传导动力的。
背景技术
至今已知的液力联轴节或液力变矩器(torque converter)等动力传导装置是将泵叶轮与驱动轴(输入轴)相连接,而且将透平叶轮与被动轴(输出值)相连接,借助充满在壳体内部的流体、将动力从驱动轴传导到被动轴。
在这种动力传导装置中,由于将油用作动力传导的工作流体,还将油用作传导装置的轴承润滑,因而有动力传导部和动力装置的轴承之间不需要轴封装置的优点。但是,在分解检修时油的管理较麻烦,从环境污染考虑、有废油的处理问题。
虽然也有将水用作动力传导的工作流体,由于在这种场合下还是将油或润滑脂用作动力传导装置的轴承润滑,因而在动力传导部和传导装置的轴承之间不需要轴封装置,但是结构很复杂。
在可变速型液力联轴节这种动力传导装置的场合下、当将勺式管用作速度控制时,勺式管的控制是使用电动伺服机构、空气伺服机构或油压伺服机构进行的。
在将价格低廉而且容易维护·管理的水用作动力传导的工作流体时,有这样的要求,即、还将水用于动力传导装置的轴承润滑和速度控制的伺服机构,由此使动力传导装置的结构简化。在这种场合下,在动力传导装置中使用能用水润滑的径向轴承、推力轴承和水压伺服机构就成为问题。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将水用作动力传导的工作流体、并且能将水用于轴承润滑和速度控制的伺服机构的动力传导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作出的本发明动力传导装置,它是把流体作为动力传导介质,把由原动机给予流体的动能作为回转动力而取出的,其特征在于,将水用作动力传导的流体介质和装置内的轴承润滑流体。
在本发明中,动力传导装置的径向轴承作成套筒轴承,推力轴承使用螺纹动压轴承,因此能用水进行润滑。还能将控制机器形成用水压伺服机构等使用水的结构。
由于将水替代油,并将其用作动力传导的流体介质和装置内的轴承润滑流体,因而有以下列举的效果。
(1)就可变速型液力联轴节的两个轴端部的轴封部而言,图7表示以前的轴封部结构,图8表示本发明的轴封部结构。如图7和图8所示,以前、在输入轴和输出轴的两个轴端分别采用2重的迷宫式密封结构,而本发明的输入轴和输出轴的两个轴端分别采用1个迷宫式密封结构。
如图7所示,在以前的轴封部结构中,在输入轴7(或输出轴16)的各个轴端上设有2个迷宫式密封结构L1,L2,在2个迷宫式密封结构L1,L2之间设置着离心式泄漏水排出机构50。这样,可用离心式泄漏水排出机构50捕捉从第1个迷宫式密封结构L1泄漏的流体(油),万一流体从该机构50泄漏时,还可用第2个迷宫式密封结构L2防止泄漏。
与此相对,在本发明中,在输入轴7(或输出轴16)的各个轴端上只设置1个迷宫式密封结构L就能防止流体的泄漏,万一流体从该机构50泄漏,由于该流体是水,因而对环境完全没有影响。
(2)在流体是油的场合下,由动力传导装置的动作使该流体的温度上升,使流体成为微细的粒子而雾化、进而使其气化。为此在该动力传导装置中设置油雾分离器。
与此相对,在流体是水的场合下,即使水临时雾化、对环境也完全没有影响,当然不必设置油雾分离器,而且不必设置通常必需的通气孔。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动力传导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可变速型液力联轴节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可变速型液力联轴节的详细结构的断面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可变速型液力联轴节中的轴承详细结构的断面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可变速型液力联轴节中的水压伺服机构的详细结构断面图。
图5A和图5B是表示图1所示可变速型液力联轴节中的径向轴承的结构图,图5A是断面图,图5B是侧面图。
图6A和图6B是表示图1所示可变速型液力联轴节中的静止侧推力轴承的图,图6A是断面图,图6B是侧面图。
图7是表示以前的动力传导装置中的轴封部结构的断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动力传导装置中的轴封部结构的断面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155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移动通信系统间的切换的方法
- 下一篇:焊接用电焊条磨削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