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卷及其卷绕芯子和制造带卷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00814745.0 | 申请日: | 2000-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390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8 |
| 发明(设计)人: | 米森义久;间宫正俊;细井元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5H75/10 | 分类号: | B65H7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晓舒,魏晓刚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及其 卷绕 芯子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卷及其卷绕芯子,和制造该带卷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带卷包括带条,该带条卷绕在一个卷绕芯子上,并在需要时可以重新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这种卷绕芯子通常使用坚硬和强度高的环形塑料或纸制品。
如上所述的这种强度高的环形塑料制品,是通过将挤压成形的环形塑料管切成圆片,或通过注塑模制而得到的。为了制造强度高的环形纸制品,要将纸张作成纸卷筒,通过在各层纸之间的压敏粘接剂使纸层硬化而制成强度高的纸管,再将该纸管切成圆片。
为了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带卷,要将一个塑料或纸制的芯管装入心轴中以使该心轴与该芯管牢固连接,然后通过使该心轴或纸制芯管转动,将未处理的带条紧绕在卷绕芯子上。然后,原料带条和卷绕芯子,根据需要切成圆片,并取下心轴。
在通常的具有强度高的卷绕芯子片材的粘接带卷中,可以防止由带卷拉紧或残余应力产生的带条宽度收缩,但带卷侧面会变成有锥度。另外,当将带有用过的带条的卷绕芯子丢弃时,卷绕芯子几乎不可能破碎成碎片,这对于防止废物量的增加是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想用切割的方法将卷绕芯子切成片,就需要将卷绕芯子切成片的工具,从而使回收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卷,通过使该带卷的卷绕芯子跟随着带条宽度的收缩,可将该带卷保持在稳定的卷绕状态,并且当带卷用完时,很容易将其剩余部分抛弃或回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带卷的特征为,卷绕芯子片材粘接在其两个边缘保持不连接在一起的状态下束缚在环形带卷的带条内周边表面上。这里,“不连接”的边缘是指,卷绕芯子片材的二个边缘彼此相对,并在该卷绕芯子片材形成一个环形的卷绕芯子时互相不固定。当该带条为压敏粘性带条时,形成接触界面的卷烧芯子片材和带条内周边表面利用该压敏粘性带条本身的压敏粘接剂粘接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带卷的特征为,卷绕芯子片材以卷绕芯子片材的二个边缘不连接在一起的状态束缚于带条内周边表面。当带条为压敏粘性带条时,形成接触界面的卷绕芯子片材和带条内周边表面利用压敏粘性带条本身的压敏粘接剂粘接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带卷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利用对接绕和间隙绕方法中的一种,在心轴上卷绕芯子片材层;将原料带条卷绕在该卷绕芯子片材上,同时转动心轴;并且从心轴上取下原料带条;或者将原料带条切成圆片并将切成片的原料带条从心轴上取下。由此,在将作为粘合剂的压敏粘性薄膜卷绕在卷绕芯子的片材上之后,在该作为粘合剂的压敏粘性薄膜上的原料带条,可以卷绕在该作为粘合剂的压敏粘性薄膜上。这里“对接绕”是指,该卷绕芯子片材的二个不连接的边缘彼此接触;而“间隙绕”是指该二个不连接的边缘彼此相对,它们之间有一个间隙。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带卷的装置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2为表示使图1所示装置中的心轴直径扩张和收缩的机构的示意图;
图3A~3C中的每一个图均表示本发明中使用的环形卷绕芯子的片材的另一示例的示意图;
图4为表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带有压敏粘接剂的环形体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5A~5B中的每一个图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粘接带卷的效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1表示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带卷的装置的一个示例。如图1所示,一个可扩张和收缩的回转心轴1的一端由轴承10以悬臂梁形式支承。
为了使心轴1的直径可以扩大和收缩,在可分开的片段11~14中的一对相对的片段11和13分别由可扩大—收缩的液压驱动的凸块21和23支承,而另外一对相对的片段12和14则分别由可扩大和收缩的液压驱动的凸块22和24支承。换句话说,另一对液压驱动的凸块22和24,是在一对液压驱动的凸块21和23伸出或收缩之后才伸出或收缩的。
液压驱动的凸块21和23(22和24)上设有液压油入口3a(3b)。在心轴1的另一端设有可以前后运动的可活动轴承101。
还安装了电机41,减速齿轮箱42和传动带43。
切割刀具5安装在一个横向支架上,以便该切割刀具5可以在X和Y二个方向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147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N-膦酰甲基甘氨酸的方法
- 下一篇:具有灰度系数曲线可调功能的液晶显示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