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射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元件和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814611.X | 申请日: | 200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382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7 |
发明(设计)人: | 胁田尚英;西山诚司;河栗真理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04 | 分类号: | G02B5/04;G02B5/02;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宗杰,叶恺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及其 制造 方法 显示 元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射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元件和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使用了受光型光调制层的反射型显示元件和反射型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作为受光型显示元件的代表的液晶显示器中,有把背照光源配置在后方的透射型和把反射板配置在后方、以外部光作为照明的反射型,由于以几伏的低电压就能够驱动液晶,故上述反射型液晶元件具有以低功耗就能解决的优点。这时,在反射型液晶元件中,在背面上把铝或银的散射反射板配置在液晶层的背后,在手表等黑白反射型液晶中,把带偏振板的散射反射板贴在玻璃的外侧。
这里,在特开平4-243226号公报中,为了在玻璃的内侧制作能够把形状的再现性控制得良好的散射反射板,如图19所示,在玻璃基板51上涂布抗蚀剂膜52,通过光掩模53进行曝光,在形成多个离开的凸部54之后进行热处理,由此,把凸部的角弄圆,其后,形成金属反射膜56,作成了散射反射膜。
此外,在特开平6-27481号公报中,为了利用未形成上述特开平4-243226号公报的图形的平坦部来改善干涉色的发生,如图20所示,在凸部60之上涂布高分子树脂61,作成了光滑、连续的凹凸表面。
此外,作为更亮、视场角范围广阔的散射特性,杉浦等提出了在某角度范围内反射光强度恒定那样的窗式散射特性(参照图21的实线62),作为实现这样的散射特性的形状,提出了(例如,参照1995年8月,AM-LCD’95,技术论文摘要,第153-156页,Noria Sugiura andTatsuo Uchida)如图22所示,形成把向下凸面63与向上凸面64的2次函数连接起来、连续的曲面65那样的方法。
但是,在现有的、把反射膜设置在离开的凸部上或者用树脂弄平离开的凸部的连续曲面上的反射板(图20所示的反射板)中,由于正反射方向的反射光最强且对射出角度的依赖性大,故在好像金属显示等的反射特性方面产生了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希望有窗式散射特性,但是,从公式也可知,杉浦等提出的由2次函数构成的连续曲面(图22所示的曲面)是二维的定义,由于散射的方位限于1个方向,故对从与该方位垂直的方位入射的光不产生散射,是不实用的。因而,在现状下,实现不了方位依赖性小的窗式散射特性,表示这样的特性的凹凸反射板的三维形状正是希望的。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之目的在于,鉴于上述之点,通过对反射板进行改良能够发现方位依赖性小的窗式散射特性,由此,提供能够在广阔的视场角范围内实现亮的显示,此外,能够实现没有金属感的纸白显示的显示元件和显示装置。
此外,本发明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制造上述反射板、显示元件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反射板,其特征在于,在凹凸表面上形成了反射膜的反射板中,上述凹凸具有顶点,而且,由向上凸或向下凸所形成的曲面、和由以该曲面的拐点为边界包围上述曲面的谷或脊构成的周边部来构成,同时,在上述曲面向上凸的情况下、上述拐点离开上述顶点与上述谷的中央而偏向上述谷一侧,另一方面,在上述曲面向下凸的情况下、上述拐点离开上述顶点与上述谷的中央而偏向上述脊一侧。
此外,其特征在于,在假定厚度方向为z,水平方向为x,以z=αxa/2+β(α、β为常数)近似上述曲面的剖面形状时,最好把上述凸的a的平均值限制在比2大、且在4以下。
如果利用这样的结构的反射板,就能够发现方位依赖性小的窗式散射特性,能够提供亮的、视场角广阔的显示。此外,这时希望曲面部的宽度为周边部的宽度的2倍以上。
进而,上述a的平均值比2大、且在3以下,用反射板反射的反射光强度的、在规定的反射角方向上进行散射的散射反射光的强度,比入射光进行正反射的正方向上的强度增强,由此,能够实现在现有技术中不亮的、视场角方向比正反射方向亮的反射特性。
此外,在相邻的向上凸或向下凸的曲面紧挨着、实质上没有周边部的情况下,可更加抑制正反射光。可得到容易看清的显示。特别是,容易作成凹凸形状只由向上凸或向下凸的某一种构成,相邻的凸的斜面的斜率的符号在上述凹或凸的边界上反转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146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装置及其数据读取方法
- 下一篇:阴极射线管用玻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