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侧方多灯型在线内部品质检查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0813325.5 | 申请日: | 2000-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376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23 |
| 发明(设计)人: | 永吉淳广;前田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果实非破坏品质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21/27 | 分类号: | G01N21/27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天安,杨松龄 |
| 地址: | 日本静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两侧 方多灯型 在线 内部 品质 检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线内部品质检查装置,适用于通过从左右两侧方对各种输送装置中载置于托盘或盘子上输送的农产品等对象物用多盏灯投射光线,并且接受透过对象物内部的光进行光谱分析,以非破坏性检查、测定该农产品等对象物的糖度、酸度等的内部品质。
以下,将对象物称作农产品。
背景技术
作为利用光线来测定农产品的内部品质的手段,目前已知将包含近红外光的光线投射到农产品上、由来自该农产品的反射光检测出内部品质信息的反射光方式,和根据投射的、穿透农产品的透射光检测出内部品质信息的透射光方式。
上述反射光方式例如日本特开平6-300681号公报所公开,由于是将包含近红外的光线投射到测定对象物上,由该对象物的反射光检测出内部品质信息的方式,因此可直接利用以往的一个一个输送农产品的带有托盘的筛选机,但是,该反射光方式由于仅能获得农产品的投射光线的外周附近的内部品质信息,因此只适用于皮薄的桃或梨,苹果,然而即使是同一品种的农产品,因接受太阳光的阳光面侧和不接触光的背面侧,会发生获取最上级的品质信息或最下级的品质信息等偏差的问题,苹果那样的内部深、中心附近较密实等不能检测出的问题,和不适用于皮厚的果实的问题。即,根据反射光,只能获得厚皮部分的品质信息,不能检测出食用部分果肉的品质信息。
作为透射光方式,在日本特开平7-229840号公报公开的技术为,隔着皮带输送机的输送路径,在1侧设有作为光源的1盏投光灯,光轴与以直线水平横断输送路径的另一侧上的受光部对置设置,相对于所输送的农产品从横向投射光线,在另一侧的横向上由受光部检测出透过农产品的透射光,以检测出相对农产品从横向到横向的透射光,但由于投光灯为1盏,投射的光线强度、光量有限,农产品皮厚时或果实水分少的情况下,透射光过弱,即使进行光谱分析,分析结果的误差也较大,实际使用时,会产生测定精度的偏差。
由1盏投光灯投射时,因投射到对象物的农产品的方向,测定值有较大的变化,存在测定精度的可靠性差的缺陷。另外,上述公报所记载的技术由于是受光部与衍射光栅直接连接的构造,存在着收纳该构造的箱体庞大的缺陷。
并且,暂时停止时等不必要情况下,由光闸的螺线管进行关闭灯光线的操作,然而,即使遮挡投光灯的光线,通过农产品通路、进入暗室内的光使周围的明亮等导致的外干扰光的变动保持原样地从聚光镜进入,存在着受光元件的零电平(暗电流)变动的缺陷。
另外,使用1盏灯将光透过柑橘类或甜瓜、西瓜等皮厚的农产品时,必须要有高输出的灯,但高输出的灯所产生的热量也高,必须要有冷却灯的对策,除此之外,因通过反射镜向农产品聚光,聚光部会产生500度以上的高热,所以必须要有耐热性材料,否则会发生火灾。此外,高输出灯的灯丝较大,不仅使光线难以聚光,还存在寿命短、照明度低、不能长时间使用的缺点。
为此,本申请人开发出了透射光方式的内部品质检查装置,可检测出柑橘类或甜瓜、西瓜等果皮部分厚的农产品或苹果等内部深、处于中心附近的密实度或褐变伤害等内部品质信息,与日本特开平6-288903号公报、特开平10-202205号公报公开的一样,已实际应用。这种装置使用具有农产品托盘的输送机(带有中央部为上下贯通的透射光通路的支承座),其中,该托盘设有遮挡外干扰光对透过农产品内部的微弱透射光进行干扰的支承座,将受光部对置于行走的托盘的中央下表面,由于要用专门的托盘输送才能有效地检测出透射光,然而,在增强投射光,以便对难穿透光的对象物也可获得透射光时,存在对易穿透对象物的光进行光谱分析时,光谱分析装置的运算放大过量而不能分析的问题。
另外,作为在线内部品质检查装置,为了长期稳定地动作,因随着早、白天、夜晚,环境温度会变动以及会因运转时间的推移导致变动,必须常常对装置进行校正,但在以往的检查装置中,存在着没有装有可进行稳定校正的机构的缺点。
此外,还存在着产生与上述同样的,随环境温度变动和运转时间推移导致标准曲线错位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果实非破坏品质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果实非破坏品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133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