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机架以及使用该电动机架的电动机及电动泵无效
| 申请号: | 00812222.9 | 申请日: | 2000-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371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25 |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雅和;三宅良男;饭岛克自;本山研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剑锋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机架 以及 使用 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架以及使用该电动机架的电动机及电动泵。特别涉及安装着频率变换器的、由不锈钢材成形的电动机架以及使用该电动机架的电动机及电动泵。另外,本发明还涉及在主轴两端配置着叶轮的多级电动泵。
背影技术
已往的泵组体中,把以变换器为代表的频率变换器安装在电动泵上,用泵工作液吸收频率变换器产生的热。例如,在日本特愿平5-350994号公报(特开平7-189996号公报)中,揭示了在全环流型泵的圆筒形泵壳的外面,安装着变换器的构造。特开平7-189996号揭示的泵组装体中,由于把变换器安装在全环流型泵的泵壳外面,所以,不需要变换器冷却用的冷却装置,可实现变换器的小型化,同时提高由变换器供给电动机的电力频率,实现电动机的小型化,增加泵旋转数,实现泵小型化。
但是,特开平7-189996号公报揭示的泵组装体中,泵壳是圆筒形,与收容变换器的板金制下壳体的接触面是曲面。所以,泵壳与下壳体的接触面,两者的曲率不一致时,产生间隙,使变换器的冷却条件不容易稳定。另外,由于变换器与下壳体的接触部也是曲面,所以,该部分的热传导也容易不均匀。
为了改正上正缺点,本申请人在先前提出的特愿平9-524214号公报中,提出了这样一种泵组装体,即,在板金制的泵壳外面,安装铝合金制的支架,把变换器(频率变换器组装体)固定在该支架上。该泵组装体中,支架与频率变换器组装体的接触面是平面,在该部分虽然不容易产生间隙,但是,泵壳与支架的接触面是曲面,所以,基于上述同样的原因,存在着频率变换器的冷却条件不稳定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通常是采用把液状硅等充填材涂在接触面上,把间隙填埋的方法,该方法很麻烦,不利于提高生产性。
另外,构成该泵的主要材料,根据JIS标准,是SUS304、SUS304L、或者是SUS316、SUS316L等的奥氏体不锈钢板金材(金属板材)。奥氏体不锈钢富于延展性,其板金材容易被冲压成形和弯曲加工等,其焊接性也良好,所以,适合于将分割的部件焊接接合,成形为构造体。
但是,由于奥氏体不锈钢有以下特性,所以,在将其用于上述构造的泵时,在设计、制造上有制约。
(1)热传导率小
奥氏体不锈钢的热传导率比一般的钢(软钢)小(1/5~1/6)。因此,上述构造的泵使用奥氏体不锈钢时,对于电动机及变换器的冷却不利,在比较小功率、小型的泵中,由于可采用薄的板金材,所以,即使使用奥氏体不锈钢,也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在比较大功率、大型的泵中,因强度方面的要求,不得不采用厚的板金材,所以,在电动机和变换器的冷却方面有较大问题。
(2)热膨张系数(线膨张率)大
奥氏体不锈负的热膨张系数比一般的钢(软钢)大(约1.5倍)。因此,上述构造的泵使用奥氏体不锈钢时,电动机温度上升时的电动机定子(构成电动机定子的硅钢板的热膨张系数与软钢相同)与电动机架间的固着力减弱。在比较小功率、小型的泵中,把采用薄板金材的电动机架安装在电动机定子的外周后,借助一次性堆焊,解决电动机架朝圆筒方向收缩(残留拉应力)的问题。但是,在比较大功率、大型的泵中,由于强度方面的要求,不得不采用厚的板金材,所以,不能采用一次性堆焊等的措施。即,必须施加大的入热量,很费时费事。因此,必须采用别的方法来解决该问题。
(3)没有磁性
通常,奥氏体不锈钢没有磁性。由于电动机架的有无磁性对电动机的大小和特性有影响,所以,上述构造的泵的电动机架使用奥氏体不锈钢时,由于电动机架没有磁性,要把电动机定子(硅钢板)设计得大。这时,对于比较小功率、小型的泵,电动机增大还没有大问题,但是,对于比较大功率、大型的泵来说,即使是相同比率,由于电动机增大的绝对量大,所以,导致泵整体极大型化。
(4)焊接部多时,不利于生产性。
奥氏体不锈钢的板金材,如上所述,成形时的生产性比较好,但是,如果部件的焊接部位多,则焊接工序的时间加长,制造成本提高。
该情况下,采用不锈钢铸钢,用铸造法等形成为一体成形构造体,可减低制造成本,但是,通常铸造品比板金厚度大,因此,采用薄的板金材(板厚1.5~3mm)时本来不成为问题的上述(1)~(3)点,成为比较大的问题。
已往公知的高扬程多级电动泵,是在全环流型泵中,在屏蔽电动机主轴的两端,配置叶轮,取得轴推力的平衡,利用上述的变换器,以高速旋转驱动。例如,在板金制的泵外筒上,设置泵吸入口和泵排出口,在外筒的内部,收容着直列4级(即,在电动机主轴的两端,各配置2级叶轮)叶轮的立式多级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122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