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脱敏型天冬氨酸激酶有效
申请号: | 00808835.7 | 申请日: | 200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355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26 |
发明(设计)人: | 横井治彦;大西淳子;落合惠子;米谷良之;尾崎明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协和发酵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N15/52 | 分类号: | C12N15/52;C12N9/12;C12N1/19;C12P1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脱敏型 天冬氨酸 激酶 | ||
1.一种来源于棒状细菌、编码天冬氨酸激酶的DNA,所述天冬氨酸激酶具有在序列鉴定号18中所述的氨基酸序列中第311位氨基酸残基被置换为Thr以外的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并且解除了L-赖氨酸和L-苏氨酸引起的协同反馈抑制。
2.权利要求1所述的DNA,其中所述DNA是具有序列鉴定号17所述碱基序列的DNA。
3.权利要求1所述的DNA,其中所述棒状细菌是属于选自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和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的一个属的棒状细菌。
4.一种重组DNA,所述重组DNA通过将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DNA插入载体中而得到,并且能够在棒状细菌中复制。
5.一种棒状细菌,所述棒状杆菌在染色体上带有权利要求1-3所述的DNA。
6.一种转化体,所述转化体含有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组DNA,属于棒状细菌。
7.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化体,其中所述转化体是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Tf-5(FERM BP-6689)。
8.一种L-赖氨酸的生产方法,其特征为,在培养基中培养选自权利要求5所述的棒状细菌、权利要求6以及7所述的转化体的微生物或转化体,在培养物中生产积累L-赖氨酸,然后从该培养物中收集L-赖氨酸。
9.一种天冬氨酸激酶,所述天冬氨酸激酶由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DNA编码。
10.一种来源于棒状细菌、编码天冬氨酸激酶的DNA,所述DNA具有在序列鉴定号18所述的氨基酸序列中第311位氨基酸残基是Thr的碱基序列。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编码天冬氨酸激酶的DNA,其中所述DNA具有序列鉴定号17所述的第932位碱基被胞嘧啶置换的碱基序列。
12.一种天冬氨酸激酶,所述天冬氨酸激酶由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DNA编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协和发酵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协和发酵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883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