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液体进行快速冷却的模件式系统无效
申请号: | 00805747.8 | 申请日: | 200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345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7 |
发明(设计)人: | 埃利·卡尔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利·卡尔丰 |
主分类号: | F25D31/00 | 分类号: | F25D31/00;F25D17/02;C09K5/06;F28D20/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彦斌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进行 快速 冷却 模件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液体及其容器进行快速冷却的模件式的装置,其容器可以从水平方向、垂直方向、横向、“垂直平躺方向”或者斜向放入该装置。
目前,在餐厅、家庭或其它需要消费饮料的场所,有时需要供应白酒、香槟等饮料,因此在饮用之前,要把这些饮料储存在冷藏柜中。这些饮料可能会在冷藏柜中存放很长时间而无人饮用,而在冷藏柜中可能没有当天客人所需要的饮料或存放的数量不够。这就要求在冷藏柜中存放当天客人所需要的饮料并使存量充足。这就要求把存放在所述冷藏柜中的饮料取出,把将要饮用的饮料放入,对其冷却,等待一段时间使其达到需要的温度。目前一般使用一个适当的桶,桶里放入冰块,需要冷却的液体容器浸入到桶里。这种方法有些缺点,特别是:
为了冷藏有可能不被饮用的饮料,不必要地消耗了能量;
饮料在冷藏柜中冷藏存放的时间太长可能会损坏;
为了在冷藏柜中腾出空间,要把冷藏的饮料取出来,取出来的饮料会因温度升高而损坏;
由于冷藏柜中没有客人或顾客需要饮用的饮料,要把他们需要饮用的饮料放入冷藏柜,并等饮料达到需要的温度以后饮用,浪费了他们的时间;
装液体的瓶子会在冷藏柜中弄湿,需要擦干。
目前,我们知道另一种对装在容器内的液体进行冷却的装置,在该装置内,液体容器与最低温度+1℃的流动水接触,这种系统存在几个缺点:
饮料不够凉爽;
冷却过程较长,相对于通常的冷却方法不能节省时间;
容器直接与水接触,瓶子会被弄湿,标签会脱落;
由于这种装置要同时冷却几瓶液体,内箱容量较大,装置特别重,较为笨拙;
使用不方便,特别是由非专业的消费者操作时;
容器必须从垂直方向上放入;
装置内装满了液体,运输时可能会造成液体流失或泄露;
在移动的场合不能使用。
其它的冷却液体及其容器的装置使用了另外一种方法,把冷却容器放入含乙二醇的低温(最高温度在从-15℃到-20℃范围内)水中。然而这种系统也具有一定的缺点:
就象其它的装置,本装置重量重,体积大,使用不方便,特别是由非专业的消费者操作时;
含有乙二醇的水,最高温度在-15℃到-18℃的范围内,在R134的作用下,制冷速度有时较慢;
由于要同时冷却大量的瓶装液体,使本设备的冷藏箱较大,冷藏箱内不能获得很低的温度,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让液体冷却;
使用这些设备时,液体容器也必须从垂直方向放入;
装置内装满液体,运输时,液体有流失或泄露的风险;
在移动的场合不能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这些缺点,提供一种模件式的装置或系统,它容量小,重量轻,需冷却的容器的放入方向不受限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冷藏的一种或多种液体及其容器冷却,尤其是一种或多种饮料,使在购买后10分钟内,就可以把需要的特定温度的饮料准备好。尤其是不论液体容器采用什么样的形状和材料,特别是金属、玻璃、纸板或塑料材料,本装置或系统都能对瓶装、罐装、细颈盛水瓶或其它容器内的饮料进行冷却。
除了对饮料进行冷却,本装置或系统还可以用在其它方面,凡是需要把所储存的液体的温度快速降低,使其低于储存时的温度,都可以。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模件式的液体快速冷却装置或系统包括:
一个独立的中央制冷装置,以柔性连接方式与一个或数个周围的冷却模件连接;
最少有一个周围的冷却模件通过柔性连接方式与中央制冷装置连接,至少有一个液体容器尤其是一个瓶子或一个罐子,可以放入该冷却模件内,并使该液体容器几乎完全或完全浸入在冷却模件内的内箱里,内箱里装有一种温度比0℃低很多的凝胶,以便使所述的液体及其容器可以快速冷却到预定的温度;
一个对预定时间进行计时的定时装置,在预定时间内,饮料容器,瓶子或罐子,必须放置在冷却模件内,以便将其快速冷却到预定温度,在模件式冷却箱内的饮料容器是之前放入的。
一个与定时装置连接的报警装置,用来表示已经经过了预定的时间。
我们可以注意到各个冷却模件可以与中央制冷装置串联或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利·卡尔丰,未经埃利·卡尔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57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