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特性良好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无效
申请号: | 00805494.0 | 申请日: | 2000-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345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7 |
发明(设计)人: | 青木正树;盐川晃;高田祐助;村井隆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J11/02 | 分类号: | H01J11/02;H01J17/49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凯,叶恺东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特性 良好 等离子体 显示 面板 | ||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在一对基板间配置间壁组,在被该间壁组隔开的各空间中设有荧光体,同时封入放电气体,形成放电空间,将多个显示电极对配置成经电介质层面对上述各放电空间,通过在上述电介质层中蓄积电荷来进行写入,通过对上述显示电极对之间施加规定的维持电压,有选择地在电介质层中蓄积了电荷的放电空间中发生放电,通过将伴随该放电而发生的紫外线在荧光体层中变换为可见光来进行显示,其特征在于:
将面板结构设定成,在对上述显示电极对之间施加上述规定的维持电压时,在上述放电空间中发生具有37V/cm·KPa以上的换算电场强度的电场。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放电气体中包含氙,
在对上述显示电极对之间施加上述规定的维持电压时,伴随放电而发生的紫外线包含其量比氙共振线多的氙分子线。
3.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在一对基板间配置间壁组,在被该间壁组隔开的各空间中设有荧光体,同时封入放电气体,形成放电空间,将多个显示电极对配置成经电介质层面对上述各放电空间,通过在上述电介质层中蓄积电荷来进行写入,通过对上述显示电极对之间施加规定的维持电压,有选择地在电介质层中蓄积了电荷的放电空间中发生放电,通过将伴随该放电而发生的紫外线在荧光体层中变换为可见光来进行显示,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放电气体中的Xe含量和封入压力、上述显示电极对的间隙以及上述电介质层的厚度和介电常数设定成,在对上述显示电极对之间施加上述规定的维持电压时,在该放电空间中发生具有37V/cm·KPa以上的换算电场强度的电场。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放电气体的Xe含量为5%以上至90%以下。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放电气体的封入压力为66.5KPa以上至200KPa以下。
6.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电介质层的在上述显示电极对的彼此相对的部分上的厚度为3微米以上至35微米以下。
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介质层的介电常数为6以上至不到11。
8.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层叠互不相同的2种以上的电介质材料来形成上述电介质层。
9.如权利要求3~7的任一项中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电极对的间隙在面对上述放电空间之处为20微米以上至90微米以下。
10.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在表面上并行地配置了多对显示电极并在其上覆盖了电介质层的第1板和在表面上并行地配置了多个寻址电极的第2板在上述显示电极与寻址电极交叉地相对的状态下经间壁互相平行地配置,在被上述第1板和第2板之间的间壁隔开的各空间中形成荧光体层,同时封入放电气体,形成放电空间,通过在上述显示电极与寻址电极之间进行写入放电,在上述电介质层中蓄积电荷,通过施加规定的维持电压,有选择地在电介质层中蓄积了电荷的放电空间中发生放电,通过将伴随该放电而发生的紫外线在荧光体层中变换为可见光来进行显示,其特征在于:
将面板结构设定成,在对上述显示电极对之间施加上述规定的维持电压时,在上述放电空间中发生具有37V/cm·KPa以上的换算电场强度的电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54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