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预成型坯拉制光纤的炉子的底部的密封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804039.7 | 申请日: | 200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341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20 |
发明(设计)人: | S·C·鲍尔;老J·M·巴纳德;J·A·斯奈普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7/029 | 分类号: | C03B37/029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宏祥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拉制 光纤 炉子 底部 密封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在光波导拉制炉底部形成密封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一构制和设置成与所述拉制炉底部相配合而形成密封的组件;以及
一与所述组件相联而确定所述密封是否有泄漏的泄漏检测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包括一盖板,该盖板具有一顶面,所述盖板的顶面或所述拉制炉的底部具有第一密封圈和与所述第一密封圈径向隔开的第二密封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还包括一连接于所述盖板的臂,用以将所述盖板移动成与所述拉制炉底部相接触和相分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臂与所述盖板之间的调平机构,所述调平机构连接于所述臂并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盖板而使所述盖板与所述拉制炉底部自动对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漏检测系统包括:
一与所述组件相联而供给惰性气体的惰性气体源;
一设置在所述惰性气体源下游、用于检测惰性气体流量并传递与该流量相应的信号的流量计;以及
一连接于所述流量计而用以接收所述信号的计算机,所述计算机经编程而分析所述信号,以确定所述密封是否合格。
6.一种使光波导拉制炉底部密封的装置,它包括:
一盖板;以及
设置在所述盖板或所述拉制炉底部上的第一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密封圈隔开,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圈之间形成一个通道,并且所述盖板可移动成与所述拉制炉底部相接合而与其形成密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具有一凹形表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移动所述盖板的臂和一使所述盖板自动固定于所述拉制炉底部上的调平装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与所述通道流体连通气体泄漏检测系统。
10.一种使光波导拉制炉底部密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一盖板固定于所述拉制炉的底部上而在它们之间形成密封;
在所述盖板与所述拉制炉底部之间供给一惰性气体流;以及
以足以确定所述密封是否气密的方式检测所述惰性气体的情况。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显示所述密封状态的步骤。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惰性气体流的步骤包括将所述惰性气体导入所述盖板上的第一和第二密封圈之间所形成的一通道中的步骤。
13.一种形成用以防止空气吸入光波导拉制炉的密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至少两个径向隔开的圆周状密封圈压于一底部门组件与所述拉制炉底部之间,以在所述拉制炉底部、所述底部门组件与所述至少两个密封圈之间形成一环形通道;
将数量足以防止空气突破所述受压的至少两个密封圈并进入拉制炉底部的一惰性气体送入该通道;
用一测量装置对所述惰性气体进行监控,以确定所述惰性气体在一特定时间段内是否减少到一目标值;以及
对密封质量提供反馈,使操作者或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够确定是否形成足够的密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没有形成合适密封的情况下将所述底部门组件从所述拉制炉底部自动缩回的步骤。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步骤包括以一预定流量供给氩气的步骤。
16.一种检查光波导拉制炉底部是否密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移动一底部门组件而使其与所述拉制炉底部相接合;
在所述底部门组件与所述拉制炉底部之间供给一惰性气体;
用一测量装置监控所述惰性气体而提供一惰性气体读数;
将所述惰性气体读数与一阈值相比较;以及
将所述比较步骤的结果用信号通知操作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403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