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化聚酰胺的磨蚀性长丝无效
申请号: | 00803800.7 | 申请日: | 200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340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13 |
发明(设计)人: | T·C·王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幕尔杜邦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60 | 分类号: | D01F6/60;D01F1/10;A46D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钟守期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化 聚酰胺 磨蚀 长丝 | ||
本发明背景
本发明涉及含磨蚀性颗粒的塑化聚酰胺单丝,其作为用于例如抛光各种材料的毛刷的鬃丝非常有用。
聚酰胺和其他热塑性聚合物已被用于形成含磨蚀性填料的单丝,这种单丝已广泛用作在抛光金属和电子部件时使用的毛刷的鬃丝。1970年7月28日授权给Nungesser等的美国专利第3,522,342号公开了一种生产这种单丝的设备和方法。1985年3月26日授权给Twilley等的美国专利第4,507,361号公开了含磨蚀性填料的聚酰胺和聚酯共混物的具有低吸湿性的鬃丝。1986年4月29日授权给Haylock等的美国专利第4,585,464号公开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低吸湿性的磨蚀性鬃丝。
在保持鬃丝的劲度方面,在干燥条件下抛光部件时,耐温性比吸湿性更为关键。当将聚酰胺如尼龙6,12或尼龙6,10或聚酰胺和聚酯的共混物在220℃和以上的温度下进行操作时,它们将在升高的温度下失去劲度和切割材料的能力,正如在干刷应用中经常发生的那样。如果将具有更高耐温性的聚酰胺,如尼龙6,6(聚己二酰己二胺)的单丝用作毛刷的鬃丝,那么仅在短期操作后鬃丝在毛刷基座上发生断裂,这是由于这些聚酰胺相对较脆,柔韧性较低。
这就需要一种含磨蚀性材料的单丝,它可以用作在干刷和抛光条件下,在相对高温下有效操作的毛刷的鬃丝。本发明的聚酰胺单丝能在这种条件下有效操作。
本发明概要
本发明的单丝是一种取向伸长了其原长度的1.0-4.0倍的聚己二酰己二胺的聚酰胺,其直径为400-1600微米,它包含2-20%(重量)(根据单丝的聚酰胺重量计算)的烷基芳基磺酰胺增塑剂和5.0-40.0%(重量)(根据单丝重量计算)粒度为10-400微米的磨蚀性颗粒。这些单丝作为在干燥条件下在相对高温下操作的毛刷的鬃丝特别有用。
本发明详述
聚酰胺单丝为用烷基芳基磺酰胺增塑剂增塑的聚己二酰己二胺,单丝取向伸长其原长度的1.0-4.0倍,直径为400-1600微米,其中分散有5-40%(重量)(根据单丝重量计算)的磨蚀性颗粒。这些单丝在作为在干燥条件下和在220-250℃温度范围内操作的毛刷的鬃丝很有用。鬃丝在这样的高温下仍具有柔韧性,并保持刷涂和抛光物质的能力。
这些单丝的疲劳寿命优选为至少50分钟,更优选为50-500分钟和更长,疲劳寿命按1998年1月14日杜邦测试方法PP-0071的尼龙长丝的冲击疲劳试验测定。
这些单丝对作为在干燥条件下使用的毛刷的鬃丝特别有用,特别是作为那些用于刷涂和/或抛光金属、电子部件和电子电路板的毛刷特别有用。
用于形成单丝的聚酰胺优选是具有按ASTMD-789-62T测定的相对粘度为50-240,优选为180-240的尼龙6,6(聚己二酰己二胺)。
由于向聚酰胺中加入了增塑剂,所以聚酰胺在使用条件下特别是在经受高温时仍保持其柔韧性。这些增塑剂的用量为单丝中聚酰胺重量的2-20%(重量),优选为5-15%(重量)。增塑剂为烷基芳基磺酰胺,优选其中的烷基基团含1-4个碳原子。典型的增塑剂为n-甲基苯磺酰胺、n-乙基苯磺酰胺、n-丙基苯磺酰胺、n-异丙基苯磺酰胺、n-异丁基苯磺酰胺和n-丁基苯磺酰胺。一种优选的增塑剂为n-丁基苯磺酰胺,这是由于它易于得到并为单丝提供了最佳的柔韧性。
在单丝中所用的磨蚀性颗粒的粒度为10-400微米,优选20-350微米。颗粒存在的量为单丝重量的5.0-40%(重量),优选为10.0-30.0%(重量)。所述颗粒是为单丝提供磨蚀性以帮助刷涂和抛光的物质。
优选的磨蚀性颗粒如下:碳化硅、氧化铝、铝锆、二氧化硅、硅酸铝钠、立方一氮化硼、石榴子石、浮石、金刚砂、云母、石英、金刚石、碳化硼、熔凝氧化铝、烧结氧化铝和它们的任意混合物。碳化硅和氧化铝为优选的磨料。
形成长丝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幕尔杜邦公司,未经纳幕尔杜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38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