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象识别与跟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00803330.7 | 申请日: | 2000-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339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06 |
发明(设计)人: | P·G·科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奥尼克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78 | 分类号: | G06K9/78;G06T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政权 |
地址: | 澳大利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象 识别 跟踪 系统 | ||
1.一种对象识别与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至少一个检测器阵列,或者,每个检测器阵列都包括第一类检测器和第二类检测器,第一类检测器适用于检测一个检测器空间中的对象的存在并确定该对象的位置,第二类检测器适用于利用被确定对象的位置来识别或认出对象或对选定类型的对象的存在进行计数或记录。
2.如权利要求1的对象识别与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第一类检测器确定的对象的存在可以通过对比边界的变化,或者通过式样的变化或运动来检测,从而检测在检测器空间内移动的对象。
3.如权利要求1的对象识别与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检测器适用于使用从雷达、微波、射频、红外线、微波、毫米波或光中选择的一部分电磁谱,或使用声纳或其他某种检测系统。
4.如权利要求1的对象识别与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类检测器和第二类检测器为同一种类型或不同的类型。
5.如权利要求1的对象识别与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类检测器为一种昆虫眼类型,第二类检测器是一种数字信号处理检测器。
6.如权利要求1的对象识别与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类检测器和第二类检测器是相同的检测器,第二类检测器的聚焦或操作的清晰度比第一类检测器的高。
7.如权利要求1的对象识别与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类检测器和第二类检测器由一个单个的视频检测器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处理观察到的图像。在第一方法中,观察到的图像可以被数字化,扫描连续的图像以检测将表示一个对象存在的各个连续帧的数字化图像的变化;然后,在第二方法中,可以更详细地在检测器空间的一个特殊区域中分析相同的数字图像。
8.如权利要求1的对象识别与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类检测器适用于使用后面或前面的各帧来改善有关有兴趣的对象的识别或结果。
9.如权利要求1的对象识别与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利用质量、高度、形状、对比度、亮度、颜色、式样、速度、热、反射率、署名一类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来确定和识别一个对象。
10.如权利要求1的对象识别与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类检测器适用于询问与对象有关的一个可询问设备。
11.如权利要求1的对象识别与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助于确定或识别一个对象的人工智能。
12.如权利要求11的对象识别与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人工智能适用于不用外部干预而做出这些判定,其中,人工智能确定首先将分析哪个特征、哪些特征或特征的一个新顺序,这些特征可以更好地识别有兴趣的对象,所以能够自我改善,或者,哪个算法更适合于其使用概率分析成功和加速识别。
13.如权利要求1的对象识别与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一个适用于跟踪一个确定对象的跟踪引擎执行的系统的第三个阶段。
14.如权利要求1的对象识别与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检测器阵列、多种检测器类型和多重检测器空间。
15.如权利要求9的对象识别与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检测器阵列、多种检测器类型和多重检测器空间;该识别与跟踪系统包括在检测器阵列之间进行通信以便将对一个所选对象的跟踪从一个检测器空间移交到一个邻近的检测器空间的装置。
16.如权利要求15的对象识别与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器阵列之间进行通信的装置包括将信息传递到连续的检测器或要求这类信息激发必要的编程活动的其他第三方设备,而不用人工干预的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的对象识别与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考虑来自检测器阵列的对象的角度或离开二维或三维空间内中心的对象的运动的装置。
18.如权利要求1的对象识别与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或者每个检测器阵列实际上安装在其各自的检测空间上。
19.如权利要求1的对象识别与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或者每个检测器阵列安装在其各自的检测空间的一侧。
20.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的对象识别与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识别过程达不到预定的或人工了解的可靠性的阈值水平,那么,在一个重复的过程中进一步运用存储或下载的算法,直到各个结果被改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奥尼克控股有限公司,未经贝奥尼克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33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