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射型及半透射反射型液晶装置以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00802493.6 | 申请日: | 200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335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13 |
发明(设计)人: | 饭岛千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宗杰,叶恺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透射 液晶 装置 以及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源矩阵驱动方式等液晶装置及采用了该液晶装置的电子设备,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在基板的液晶面侧设有反射层及半透射反射层的内面反射方式的反射型液晶装置及半透射反射型液晶装置以及采用了这种液晶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由于不采用背照灯等光源而利用外部光进行显示的反射型液晶装置从降低电力消耗及小型轻量化等观点来看是有利的,所以特别适用于以携带性为主要因素的携带式电话、手表、电子记事簿、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等携带式电子设备。在传统的反射型液晶装置的结构中,将液晶夹持在一对基板之间,同时由粘贴在液晶板背面侧的反射板反射从表面侧通过该液晶板及偏振片等入射的外部光。但是,在这种液晶装置中,从由基板等隔开的液晶到反射板的光路较长,所以,在显示图象上将产生视差,从而造成重影,另外,在彩色显示的情况下,由于各色光在上述长的光路上混合,因而极难进行高质量的图象显示。此外,外部光从入射到液晶板直到从反射板返回之间将发生衰减,因而基本上也很难进行明亮的显示。
因此,最近开发了一种使在位于与外部光入射侧相反的一侧的基板上形成的显示用电极还兼作反射板使用从而使反射位置接近液晶层的内面反射方式的反射型液晶装置。具体地说,在特开平8-114799号公报中公开了在基板上形成兼作反射板使用的象素电极的技术。
另一方面,在反射型液晶装置中,由于利用外部光才可以观察到显示,所以在暗的场所就不能看清显示了。因此,在实开昭57-049271号公报及特开平8-292413号公报中提出了在亮的场所与通常的反射型液晶装置一样利用外部光而在暗的场所可以利用内部光源观察显示的半透射反射型液晶装置。
但是,在这种液晶装置中,由于在液晶板的与观察侧相反的一侧的外表面上配置着半透射反射板及背照灯等并使透明基板介于液晶层与半透射反射板之间,所以将发生重影和图象模糊等。另外,当与滤色片组合时,存在着因视差而发生重影和图象模糊等从而不能得到充分的显示色彩的问题。因此,在特开平7-318929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在液晶单元的内面设有兼作半透射反射膜使用的象素电极的半透射反射型液晶装置。
发明的公开
但是,按照特开平8-114799号公报所述的反射型液晶装置,要使亮度及对比度同时提高极为困难。特别是,在彩色显示的情况下,如为进行色校正而采用一片或多片相位差板(相位差薄膜),则存在着在提高亮度及对比度的同时进行精确的色校正更加困难的问题。
另一方面,按照特开平7-318929号公报所述的半透射反射型液晶装置,在反射型显示时使亮度及对比度同时提高仍然极为困难。特别是,在彩色显示的情况下,如为进行色校正而采用一片或多片相位差板,则在反射型显示时存在着在提高亮度及对比度的同时进行精确的色校正更加困难的问题。
附带说一下,本专利申请人在特愿平10-160866号中虽然提出了一种新的半透射反射型液晶装置,但在该液晶装置中存在着特别是在反射型显示时不能得到足够的反射率因而使显示变暗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开发的,作为其技术课题,提供一种可以使亮度及对比度同时提高的即使是彩色显示也能适用的反射型液晶装置、特别是在反射型显示时可以使亮度及对比度同时提高的即使是彩色显示也能适用的半透射反射型液晶装置以及备有包括上述反射型或半透射反射型液晶装置的液晶装置的电子设备。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课题,本发明的第1反射型液晶装置,备有第1基板、与该第1基板相对配置的透明的第2基板、夹持在上述第1和第2基板之间的液晶、配置在上述第1基板的与上述第2基板相对一侧的反射电极层、设在上述第2基板的与上述第1基板相反一侧的偏振片、配置在该偏振片与上述第2基板之间的第1相位差板、及配置在上述偏振片与上述第1相位差板之间的第2相位差板,上述液晶的扭曲角,为230~260度,上述液晶的Δnd(光学各向异性Δn与层厚d的乘积),其最小值在0.85μm以下、且其最大值在0.70μm以上,上述第1相位差板的Δnd,为150±50nm或600±50nm,上述第2相位差板的Δnd,为550±50nm,上述偏振片的透射轴或吸收轴与上述第2相位差板的光轴所成的角度θ1,为15~35度,上述第1相位差板的光轴与上述第2相位差板的光轴所成的角度θ2,为60~8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24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借助于映射矩阵的宽频带语音合成
- 下一篇:文字输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