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噻二唑二聚物添加剂和包含该添加剂的润滑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00801801.4 | 申请日: | 200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359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7 |
发明(设计)人: | 托马斯·J·卡罗尔;罗纳德·J·泰珀 | 申请(专利权)人: | R·T·范德比尔特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35/36 | 分类号: | C10M135/36;C07D285/12;C10M159/12;//;13536;12916;14528;14530;14534;14536);12924;13536;12916;14528;14530;14534;1453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维玉,丁业平 |
地址: | 美国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噻二唑二聚物 添加剂 包含 润滑 组合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作极压添加剂的2,5-二巯基-1,3,4-噻二唑二聚物的反应产物和加合物,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作极压添加剂的2,5-二巯基-1,3,4-噻二唑二聚物/二醇的反应产物和加合物。
发明背景
在润滑剂中可加入各种添加剂以显著改善其性能。例如,极压添加剂就通常掺入未处理的润滑组合物(例如润滑脂)中以大大改善性能。据信,极压添加剂可在金属表面上产生一层膜,其可增加润滑剂的载荷能力,并保护金属表面免受由于磨损、焊接及摩擦导致的高负载条件下的损伤。
萘甲酸铅和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铅是常规采用的添加剂,用以改善润滑脂的EP性能。但是,铅是一种被认为在所有形式下均是有毒的重金属。作为替代品,已采用其它金属添加剂来代替铅,如锑、锌和铋。然而,这些重金属仍然在使用时会造成环境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中一直希望开发出非金属的润滑材料以代替重金属添加剂,同时还应能够提供可接受的极压性能。
极压添加剂的潜在效果通常是通过4-球焊接试验(ASTM D-2596)和Timken负载试验(ASTM D-2509)来确定的。因为每个试验测定不同的极压性质,所以,理想的候选化合物应在两个试验中均显示出优良的结果。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熟知,2,5-二巯基-1,3,4-噻二唑(DMTD)衍生物可在润滑剂中有效地用作抗磨损添加剂。用作抗磨损添加剂的DMTD衍生物的实例包括公开于US 4,517,103和5,194,621中的DMTD的一硫化物和二硫化物二聚物,公开于US 5,102,568、5,055,584和5,138,065中的DMTD的马来酸酯加合物以及公开于US5,849,925中的单烷基化和硫代乙缩醛衍生物。
DMTD衍生物也公知可提供优良的4-球焊接性质。事实上,DMTD衍生物的4-球焊接性质经常超出工业要求。不幸的是,这些相同的衍生物通常显示出较差的Timken负载性能,因为DMTD衍生物通常不能使Timken负载值高于35磅。结果,限定了DMTD衍生物作为极压添加剂的工业化应用。
综上所述,人们仍希望能够开发出同时提供适中的4-球焊接性质和Timken负载性质的DMTD衍生物。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类同时具有4-球焊接性质和Timken负载性质的DMTD衍生物,这使得DMTD衍生物可有效地用作极压添加剂。
发明概述
本发明提供了用作极压添加剂的2,5-二巯基-1,3,4-噻二唑二聚物/二醇的反应产物和加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种所述添加剂,其包括下述成分的反应产物:
(A)下式(I)的噻二唑二聚物:
其中,Z为氢、具有下式(II)的烷氧基链:或其组合,其中,R1为氢、直链或支链的C1-C7烷基或其组合,R2为氢、直链或支链的C1-C7烷基或其组合,并且n为1至2,t为0或1;和
(B)下式(III)的聚(醚)二醇:其中,F为羟基,直链或支链的C1-C20烷氧基,直链或支链的C1-C20烷基羧基、单取代、二取代或三取代的甘油残基,氢或其组合;其中,R3为氢、甲基或其组合;其中,R4为氢、直链或支链的C1-C20烷基、苯基、C1-C8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取代的苯基、C1-C20直链或支链的酰基或其组合;q为1-300。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添加剂包括分别具有式(IV)和(V)的单取代和二取代的噻二唑缩合加合物:
其中,R1、R3和R4独立地选自对上述反应产物描述的取代基的基团,n为1-2。在二醇部分中重复醚单元的数目“m”为1-50。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添加剂包括下述成分的反应产物:
(A)式(VI)的噻二唑二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R·T·范德比尔特公司,未经R·T·范德比尔特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18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