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挡风玻璃清洗装置的喷嘴无效
| 申请号: | 00800521.4 | 申请日: | 2000-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300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20 |
| 发明(设计)人: | W·默克尔;R·戴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希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S1/52 | 分类号: | B60S1/52;B05B1/32;B05B1/24;F16K15/1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松龄 |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挡风玻璃 清洗 装置 喷嘴 | ||
现有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前序所述的挡风玻璃清洗装置的喷嘴。
已知的汽车挡风玻璃清洗装置一般与雨刷联合使用。对于前灯来说,在某些情况下,不使用雨刷而只是很用力压挡风玻璃清洗装置就行了。当水气尚未通过冷凝而积聚够量时,启动挡风玻璃清洗装置来清理车窗玻璃。所述清洗装置包括一个水槽、至少一个喷嘴和一个泵,可能混有洗涤剂和防冻剂的水在压力下通过水管从水槽中被送往喷嘴。喷嘴一般被固定在车身局部上如被固定在发动机罩、窗框等上。
为了避免喷嘴在冰点以下的温度上被冻住,在喷嘴中装入了加热件,所述加热件通过外插头与电源相连。为了敷设电线并接触插头,加热件需要比较高的喷嘴加工成本以及比较高的安装成本。但是,还知道了一种加热器,它穿过供水管路并且它在喷嘴体
此外,已经知道了将喷嘴固定在刮片上并因而喷流较短地直接把喷水分布到刮水区上。由于喷水集中在一个在刮片附近的区域内并且又通过刮雨运动很快擦掉喷水,所以散布的喷水只是暂时阻挡了视线。这种装置的一个缺点是,气候影响且尤其是冰雹和暴晒的影响严重影响了该装置为覆盖刮水臂与刮片之间的铰接区而所需的柔软部分。此外,当在水中没有混入足够的防冻剂时,暴露在行车相对气流下的喷嘴和水管在低于冰点的温度下很快就被冻住了。一般,只能很费事地解冻被冻住的水管和喷嘴。
喷嘴适当地具有朝外打开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防止了水管在长期不使用清洗装置的时候被排空。单向阀绝大部分是根据弹簧球系统原理工作的。人们还知道了作为喷嘴地使用了一种带有朝外的密封唇的弹性膜。通过在无压力状态下封闭密封唇并只在达到某个压力以后才打开密封唇的方式,所述膜担负起了喷嘴和单向阀的任务。由此一来,水管在从无压力状态到喷嘴打开状态期间内一直充满水。加热件向水传热没有受到干扰并且残余水没有局部过热蒸发。这样一来,避免了钙盐淤积,而这种钙盐可以随着时间推移堵住喷嘴的窄槽。此外,易挥发的防冻剂留在封闭的喷嘴中,从而保证了最佳的防冻性能。但是,获得特定的且尤其是较高的闭合压力并且在整个使用期限内获得足够的密封性是很困难的,而且将喷流方向、冲击点以及喷流几何形状保持在理想的允许范围内也是很困难的。
发明优点
根据本发明,在无压力状态下,软管形件及其流道在预应力下紧密贴靠在一个芯杆上。所述预应力和启闭压力可以通过芯杆相对流道的过盈量、软管形件的弹性或软管
为了避免清洗水回流或者排空水管,喷嘴件可以设置在挡风玻璃清洗装置的任何一个位置上。但是,当软管形件在其端部与芯杆一起形成一个喷孔时,它也可以同时担负起喷嘴的任务。
在无压力状态下,软管形件及其流道在预应力下紧密贴靠在一个芯杆上。在水压影响下,喷嘴件的软管形件胀大并且清洗水通过打开的流道而到达喷孔。在断开泵时,水压降低并且通过喷嘴件的几何形状和压力而产生的内应力封闭了流道,从而芯杆又紧紧地被喷嘴件的软管形件包住。
在无压力状态下,喷嘴通过软管形件的预应力而被密封起来,从而在清洗间歇期间的静止阶段内,所有供水构件和喷嘴的槽都被关闭了。由此一来,在刮雨器没有清洗作用地工作时,如果此时喷嘴被安装在刮雨臂上并且在高刮擦频率下或在刮雨臂行程受到控制的情况下,当提高的加速力作用于清洗水上时,没有水从喷嘴中喷出来。因而,耗水更少。可以如此设计处于静止状态的软管形件的预应力,即密封作用在材料疲劳时在使用期间内始终保持不变。
芯杆方向主要确定了喷流方向,从而可以误差更小地预先确定喷流冲击车窗玻璃的冲击点。尽可能通过喷孔确定喷流的几何形状,当清洗水压超过预应力时,所述喷孔是在芯杆和软管形件之间形成的。芯杆具有圆形横截面并且软管形件在其外周范围内具有相同的弹性,从而形成了一个环形缝隙,从所述环形缝隙中喷出清洗水。
为了实现清洗水只喷射在软管形件的一个限定外周区域内,软管形件在其外周的其它区域内与芯杆紧密相连是适当的,从而在该区域内,水不可能漏出。通常,软管形件在该区域内具有比较小的弹性和/或比较大的壁厚就足够了,从而在壁厚小且弹性大的外周区域内形成了芯杆与软管形件之间的缝隙。在这种情况下,在同样流量下,形成了结构紧密的喷流。
另一个可行方案是这样的,软管形件至少在其外周面的一个部位上在纵向上比芯杆突出并且它支承在芯杆端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希股份公司,未经罗伯特-博希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05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