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相本体法聚丙烯自动送料称重包装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68929.4 | 申请日: | 200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4764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13 |
发明(设计)人: | 马现桐;熊敏;丁红军;刘伟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集团沧州炼油厂;常州市纽威自动化包装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65B1/16 | 分类号: | B65B1/16;B65B1/3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元青 |
地址: | 0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体 聚丙烯 自动 称重 包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作业类涉及一种输送并包装固体物料的装置,尤其是液相本体法聚丙烯产品的包装装置。
在已知技术中,现有的液相本体法聚丙烯生产装置的产品包装主要是人工操作包装,采用在聚丙烯闪蒸釜底部的排料控制阀下部设置磅秤、秤旁放置折边机、封口机、打印机。在闪蒸釜闪蒸结束,经检验丙烯气含量合格后,由操作工打开釜底控制阀再另由操作工手撑包装袋眼盯磅秤接料称重待装至定量后移出换袋,如此往复,排料装袋称量包装,其操作工劳动强度高、工作量大,人工称重误差也大,尤其聚丙烯物料流动摩擦极易产生静电,加上少量丙烯残气与大气混合,易发生闪爆,存在不安全隐患,再是包装的聚丙烯产品是粉状物料粉尘飞扬,直接危害着操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而且在单釜产品排完后又需要关闭放料阀,打开真空泵抽真空,然后往釜内充入氮气,其工艺繁复、耗能高,也给装置生产造成不便。又知现有的自动定量包装秤是由秤的机械部分和电气控制部分组成的机电结合产品,如常州市纽威自动化包装机械厂研制生产的DCS-25(50)A-I、II、III型自动定量包装秤,就是由秤主体和电气控制柜所组成,电气控制柜内装设有FX2N-80MR可编程控制器由电路分别连接秤主体、秤体前部的物料控制阀和秤体后部的输送机、折边机、缝包机及打印机,操纵电气控制按钮,在PLC指令下,便能自动完成设定的放料、称量、输送、包装过程。它适于配合开发新型的液相本体法聚丙稀产品包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液相本体聚丙烯产品送料包装装置,它能通过操作电气控制按钮实现自动送料、称重和包装,大大降低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和工作量,改善操作环境,且工效高、耗能低、称量精确,装置运行安全,操作简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数个聚丙烯闪蒸单釜在各釜底部放料口的自动控制阀与手动控制阀之间夹设三通连接输料管道,由管道集连于储料罐,储料罐上部联体制有料气分离器、罐底放料口上装设自动控制阀,控制阀底部装连辅助料斗,料斗底部连接防爆型自动定量包装秤,秤下部装设输送机、折边封包机和打印机,自动定量包装秤的电气控制柜由电路分别与秤主体、放料控制阀、输送机、折边封包机和打印机连接,所组连成为聚丙烯产品自动送料称重包装装置。使用时,当闪蒸釜闪蒸结束釜中丙烯气置换检验合格后,打开氮气管路控制开关向釜内充氮至设定压力后,按动开启釜底放料自动控制阀,聚丙烯产品物料在氮气作用下由釜底三通经输料管道送入储料罐,待釜内产品压送完毕后,关闭釜底放料阀,由于釜内呈氮气状态,可再直接由聚合釜向闪蒸釜中喷料进行闪蒸,如此循环作业。输存入储料罐中的聚丙烯产品物料由操作工按动打开罐底控制阀按钮,产品物料由阀底部经料斗流入自动定量包装秤上的包装袋,进行定量称重装袋后,由输送机输经折边封包机折边封口、打印机印制后,检验入库。
由于本实用新型设计采用了气力送料集中储罐自动称量包装输送的新式送料包装装置,与已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操作者按动装置操作按钮便可进行产品的自动放料、输送、集储,自动称重及包装作业。经数次试验试用表明,装置试运行的闪蒸釜每釜次仅氮气可节省60%以上,包装称量精度提高10倍以上,且大大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量,也大大减小了粉尘污染,尤其整套装置采用氮气输送和防静电设施,有效地消除了由静电引起闪爆的隐患,其结构新颖、设计合理、水平先进、运行安全、操作简便、推广应用前景广,适用于多釜间歇循环式、新型连续生产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产品的送料及包装,系一种新型的物料包装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体结构图。
图2是图1即4釜集连型包装装置的平面图。
图3是图1A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集团沧州炼油厂;常州市纽威自动化包装机械厂,未经中国石化集团沧州炼油厂;常州市纽威自动化包装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89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