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吊门轨道座盖板枢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0268752.6 | 申请日: | 200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4572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楼;张清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宝楼;张清海 |
主分类号: | E05D15/06 | 分类号: | E05D15/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吊 轨道 盖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吊门轨道盖板枢接结构,尤指其盖板与轨道座之枢接构造更精简,且组卸亦更快速便捷。
在公共场所由于开关门之次数较为频繁,因而大多采用悬吊门,此类悬吊门,具有无需设置地面导轨,及方便设计电动控制悬吊门前后进退的优点。
如图1即显示一种此类悬吊门之轨道组合结构,其轨道座(10)具有上下导轨(11),供悬吊门(12)之吊轮(13)置入,在轨道座(10)顶部末端设一开口嵌槽(14),供配合枢接一盖板(15)的嵌块(16)。此盖板(15)的主要功能为遮吊轮组。同时当其长期使用而需进行维修时,可将该盖板(15)由轨道座(10)分离卸下,供显露其内部结构。
如图2所示,上述轨道座(10)顶部末端所预设之开口嵌槽(14),基本上包括顶板(101)之延伸部(102),由该延伸部(102)向下一体延伸之弧形部(103),以及设于弧形部(103)端部之下垂片(104)所构成。使顶板延伸部(102)与弧形部(103)之间形成一供盖板(15)嵌块(16)动作之轴心窝穴;而下垂片(104)与延伸部(102)之间则形成一供组装或卸离盖板嵌块(16)之开口。
这种现有的盖板(15)枢接结构,由于其动作轴心窝穴之弧度面积大,以图示之弧度圆周面均超过180度,因此要将盖板(15)卸离时,其施力偏动角度相当大,才能使盖嵌块(16)脱离开口嵌槽(14),盖板卸下难度大。并且此类盖板(15)的横向长度大都在6公尺以上,以致中间部份极易往内凹弯,进而阻碍到悬吊门。
设计人曾申请的悬吊门用轨道组合结构实用新型,如第3图所示,系于轨道座(20)的顶板(21)接近中间位置设有两相邻的开口嵌槽(22)、(23),使盖板(24)之嵌块(25)可选择性的组合于其中一开口嵌槽(22)或(23)。此种结构之优点为盖板(24)因本身重力压靠而可防止其脱落,同时形成选择性的弹性组合宽度。但此一结构同样的仍因其弧度周面角度超过180度,而不容易组装及卸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悬吊门轨道座盖板枢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悬吊门轨道座盖板枢接结构,其轨道座组合两侧盖,并于室外侧接合盖板;该轨道座于顶板前端缘略后缩一段距离处向下延伸弧曲部,并以低于或等于其顶板底面处延伸一超出顶板前端缘之水平段,以形成一小角度周面之开口嵌槽,盖板顶折边则设有配合该开口嵌槽的嵌块,使整个盖板能以较小之偏动角度轻力便捷与轨道座组装定位或卸开分离。
依上述轨道座内部中央进一步定位一中间支撑架,使其前折边可配合两侧盖之预设挡板以支撑盖板内表面,并且轨道座侧盖在固定状态下,仍能启开盖板,不受建筑物空间限制。
本创作之新颖性及其他特点将于结合以下附图实施例之详细说明。
图1为台湾专利案悬吊门轨道组合结构图;
图2为图1中轨道座与盖板的组装动作示意图;
图3为现有悬吊门轨道组合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图;
图5为图4实施例的盖板以一角度掀起并开结构图;
图6为图4的断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轨道与盖板组接部位放大图;
图8为图7的动作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间支撑放大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轨道座组合不锈钢盖板的实施例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图4、5,本实用新型同样于轨道座(30)的左右侧组合侧盖(40)、(50),该等侧盖(40)、(50)可分别预设电线穿出孔(41)、(51),且于其接近前端位置设置供盖板(60)靠定之挡板(42)、(52)。
上述盖板(60)组合于轨道座(30)前端,以轨道座(30)的总长度为6米为例,此盖板(60)配合该轨道座(30)全长设置。而在轨道座(30)内部中央[即约3米]处则可预设一间支撑架(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宝楼;张清海,未经张宝楼;张清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87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