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瓶盖防伪防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0268700.3 | 申请日: | 2000-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4556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24 |
发明(设计)人: | 徐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臻 |
主分类号: | B65D55/02 | 分类号: | B65D55/02;B65D41/3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瓶盖 防伪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瓶盖结构技术领域。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商业竞争也日趋激烈,人们日益注重产品完美质量和严密雅观的包装。纵观当今类似饮料、药物等产品塑瓶盖包装,在结构上存在着较大缺陷,例如设置断裂线的塑盖在外部均匀加热时,会使整个瓶盖软化、膨胀而脱落,容易失去以一次性开启为目的的包装要求。由于包装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和存在缺陷,不法者以各种目的的多种犯罪案件时有发生。所以我们要重视产品包装的防伪、防诈、加密重要性。如专利号为99203610.0的中国专利“防伪瓶盖”公开一种防伪瓶盖,其螺帽的内螺纹与瓶口的外螺纹啮合,螺帽的下沿与底座上沿由受力可断开的若干个点联接,底座内壁有可嵌入瓶口的凹槽中的弹性倒齿,其特征在于一种金属高强度及耐高温材料制作的高强度防烧外套紧紧地套在上至底座上部外沿台阶下至瓶口的台阶之间的底座外圆上。它具有防烧防撬特点,防止利用回收旧瓶造假仿冒。其缺点:尚不能很好地防伪、防诈,由于瓶口对外套和底座没有限位结构,所以有人可用内潜式工具迫使弹性倒齿脱出凹槽,然后打开瓶盖,再放入异物,盖上瓶盖,达到敲诈厂家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用内潜式工具打开瓶盖进行商业敲诈犯罪、重复利用旧瓶进行假冒、结构简单合理的塑瓶盖防伪防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该塑瓶盖防伪防诈结构,其瓶盖中螺帽部分内螺纹与瓶口外螺纹啮合,螺帽部分下沿通过圆周分布连接点连接底座部分上沿,底座部分外表面套有金属防烧外套,底座部分内表面圆周分布有上倒齿,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下部有与上倒齿配合的上凸环,同时上凸环下面又有顶住瓶盖的底座部分下沿的下凸环。
上述下凸环截面呈阶梯形,上面阶梯与底座部分下沿下倒齿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瓶盖结构由于下凸环与瓶盖底座进行限位,尤其是阶梯式下凸环对底座部分下沿近似密封贴合,可有效防止内潜式工具从内压迫使上倒齿退出与其配合的上凸环,使一般工具不能无损伤地打开瓶盖,从而防止商业性敲诈,有益于保护厂家权益。同时具有防烧并防止旧瓶重复利用。它具有结构简单、经济实用优点,适宜在塑瓶上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塑瓶盖防伪防诈结构示意图;
图2塑瓶盖防伪防诈结构俯视方向局剖图;
图3为图1局部放大图;
图4为瓶盖凸条投影放大图。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该塑瓶盖防伪防诈结构是瓶盖分为螺帽部分1和底座部分3,螺帽部分内螺纹与瓶口2外螺纹相啮合,螺帽部分下抬通过圆周分布连接点连接底座部分上抬。当用外力拧动瓶盖螺帽部分时,可使螺帽部分与底座部分裂断分离,从而拧开瓶盖。底座部分外表面套有金属防烧外套4,并与底座部分做成一体式结构,同时底座部分内表面圆周分布有上倒齿7,其可以是倒齿环或环状分布局部齿环段,较好是齿环段形式,在圆周方向均布,个数为12-24枚,瓶口下部有与上倒齿配合的上凸环5,上倒齿顶在上凸环底面上,同时在上凸环下面瓶日还有下凸环6顶住瓶盖底座部分下沿,较好地下凸环截面呈阶梯形,上面阶梯与底座部分下沿下倒齿8相配合,一般地上面阶梯呈弧形与下倒齿相贴合。下倒齿也可为倒齿环结构或成环状分布局部齿环段结构。金属防烧外套外表面还有供压制出厂年、月等加密字符的凸条9,它能防止个别人员涂改生产日期,起到一定加密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臻,未经徐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87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解行业母板包边夹条
- 下一篇:交叉折叠式自行车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