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气自激水脱硫除尘器无效
| 申请号: | 00268537.X | 申请日: | 200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4568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31 |
| 发明(设计)人: | 于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文祥 |
| 主分类号: | B01D47/02 | 分类号: | B01D4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8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脱硫 除尘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锅炉烟气除尘装置,即涉及的是Int.ClF23J15/00技术产品。
锅炉烟气除尘技术是一项应用很广泛的技术,其主要是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目前锅炉烟气除尘技术产品各式各样有很多种,仅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的锅炉烟气除尘技术就有上百种,随着社会对除尘效果要求的提高,纵观锅炉烟气除尘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锅炉除尘技术更多的是采用湿式除尘法,例如旋风水膜式、冲击水浴式等等。在湿式锅炉烟气除尘技术中也有采用烟气冲击水槽,使水激起对烟气进行脱硫除尘的烟气除尘技术。如CN92217322.CN91212879专利公开的‘高效麻石除尘器’,其包括有冲击降尘室、水浴降尘室、出灰水槽构成,冲击降尘室内设有垂直隔板形成一烟气冲击流动通道,水浴降尘室下部与冲击降尘室相同,其中部设有水膜或水浴网板,上部有排气口,出灰水槽与冲击降尘室和水浴降尘室底部相通。该除尘器,烟气从冲击道一侧进入冲击室内向下冲击水面,与激起的水雾混合接触,进行一次除尘,然后烟气从冲击道另一侧进入水浴室内进行二次除尘,尘污通过水流携带排出。这两个专利技术结构形式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后者烟气进气口采用设有高压雾化水喷头的文氏喷管,沉灰水槽是地池。这种除尘装置的不足是排放污灰浆水,造成二次污染,设备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大,用水量大,其适合大型工业窑炉和热电厂锅炉应用,并不适合一般锅炉应用。CN90226969专利公开了一种冲激旋流除尘装置,其结构为一下部呈锥形的筒体,设有循环水泵,筒体上部设有向斜下方吹进的烟气进气管,在筒体的下部和进烟管口处分别设置循环水出口和喷头。其烟气通过冲击筒体下部的液面和在喷射水的作用下进行除尘。其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但其含烟水气被直接排出,烟气和水气中的烟尘不能充分的沉降除尘,排气携水量很大,降低引风机使用寿命,所以其也并非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做简便,体积较小,除尘效果好的烟气自激水脱硫除尘器。提供一种特别是用于中小型燃煤锅炉使用的烟气自激水脱硫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除尘器主要由烟气扩散室、洗涤反应槽、涡旋室、漂移凝聚室、水气凝聚液滴捕集器及除灰输送装置、液位平衡水箱装置构成。其技术结构是,其有一上部是方体形,下部是锥形的壳体,在该壳体上端部一侧开设有烟气进气口,在壳体内设置安装有由两块弧形板构成的烟气旋流通道,两弧形板的凹面相对上下错位安置,形成S形通道,上弧形板的上端与壳体的上端部由隔板联接,对应烟气进口,在被隔板及弧形板分隔成的另一侧,壳体的上端面上开设出气口,在出气口的下面设置安装有水气凝聚液滴捕集器,壳体的下端部为洗涤除尘水槽,在壳体的下端部外侧设置安装有稳定平衡液位的水箱装置,在壳体的锥形体下端口处联接设置安装有一刮斗式除灰输送装置。该烟气自激水脱硫除尘器是使烟气的尘粒和硫化物从气体中转移到液体中的过程,通过气流中的尘粒惯性碰撞冲击液面、扩散、漂移、凝聚及中和反应达到除尘脱硫净化烟气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6是图4的俯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是如附图1-3所示实施例实现。其由一上部是方体形,下部是锥形的壳体1,在该壳体1的一侧上端部开设有烟气进气口3,在壳体1内中下部水平方向设置安装有两块弧形板4、5,两弧形板4、5的凹面相对上下错位安置,形成S形涡旋室通道20,上弧形板4的上端与壳体1的上端部11由隔板6联接,弧形板4、5和隔板6在水平方向是延伸到壳体内前后侧板面12、13上,对应烟气进口3在被隔板6及弧形板4分隔成的另一侧壳体1的上端面11上开设出气口7,在出气口7的下面设置安装有液滴捕集器8,壳体内被隔板6和上弧形板4分隔的烟气进气口一侧为烟气扩散室30,另一侧即出气口一侧为漂移凝聚室40,壳体的下端部装水,为洗涤除尘水槽50,在壳体1的下端外侧设置安装有稳定平衡水槽50液位的水箱装置9,在壳体1下面的锥形体下端出灰口处联接设置安装有一刮斗式输送除灰装置70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文祥,未经于文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85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体、座式净水器
- 下一篇:水泥立窑烟气脱硫除尘环保型旋流水膜布袋收尘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