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装箱双箱吊具中间扭锁的伸缩机构无效
申请号: | 00267925.6 | 申请日: | 200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571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占成;李卉斌;张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塘沽联发科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28 | 分类号: | B66C1/28 |
代理公司: | 国家海洋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曲广杰,高正方 |
地址: | 30045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双箱吊具 中间 伸缩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属物料搬运领域,特别涉及到港口集装箱装卸中的吊具。
集装箱吊具的发展过程是单箱固定吊具--单箱伸缩吊具--中间扭锁固定式双箱吊具--中间扭锁伸缩式吊具。目前世界公认的吊具权威制造商,瑞典布洛马(BROMMA)首先推出了中间扭锁伸缩式双箱吊具,新加坡RAM公司也已生产出自己的类似吊具,我国上海振华港机公司正在开发中间扭锁伸缩式双箱吊具,但总览目前已有技术(特指中间扭锁伸缩机构)有三大缺点:
1、复杂--中间扭锁靠两套独立的液压系统驱动,结构复杂。
2、不同步--伸缩梁已有一套独立的液压驱动机构,与中间扭锁两套独
立的驱动机构一起工作,很难保证同步。
3、受力不好--四中间扭锁在吊具固定梁外侧沿梁上轨道移动,而驱动
机构布置在固定梁内侧,传力点只能设在扭锁下部,由于梁高度较大,
扭锁沿梁作直线运动的同时,必然产生一附加力偶,势必对轨道加工
提出严格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简化结构,保证同步及改善受力。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吊具由固定梁(10)、滑动梁(20)、滑动梁端部扭锁(21)及液压驱动机构(40)构成。滑动梁套装固定梁内,端部扭锁位于滑动梁的横梁端部,液压系统驱动滑动梁移动。本实用新型是在固定梁中部滑动套装四个中间扭锁(30),在固定梁相应位置开有圆孔接一长槽的孔(11),长槽高小于圆径。在滑动梁上相应位置开有圆孔(22),在中间扭锁相应位置开有圆孔(31),并配装有插销(32)。插销由三部分构成:销轴(321)系一圆柱,在相应位置铣有二凹槽,其直径与固定梁、滑动梁的圆孔直径相适,二凹槽之间厚度与固定梁长槽孔之高相适;销轴导向套(322)固定在中间扭锁上,为销轴导向并承受销轴传来的弯矩;短行程油缸(323)推动销轴做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四支插销替代了两套液压系统,简化了结构,保证了同步,改善了受力,增强了机构工作的可靠性,减少了故障,提高了生产率,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A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B-B部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销轴结构简图
图中:
10--固定梁
20--滑动梁
21--滑动梁端部扭锁
22--滑动梁圆孔
30--中间扭锁
31--中间扭锁插销孔
32--中间扭锁插销
321--插销销轴
322--插销导向套
323--插销短行程油缸
40--滑动梁液压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在固定梁(10)上开孔(11),在滑动梁(20)上开孔(22),在中间扭锁(30)上设插销(32),通过插销和孔将滑动梁与中间扭锁联系起来,利用滑动梁的伸缩驱动机构(40)驱动中间扭锁运动。当中间扭锁不工作时,插销的销轴(321)由小油缸(323)将其固定在固定梁的孔(11)的大圆部分内,固定梁上小于圆径的长槽孔部分限制了插销沿梁纵向移动。当中间扭锁要投入工作时,首先小油缸推动销轴(321)穿过固定梁孔插入滑动梁圆孔内,此时,插销之销轴被铣去的部分正好与固定梁上小于圆径的长槽孔相一致,不再限制插销沿固定梁纵向移动,也就是说,固定梁不再阻挡伸缩梁拖动中间扭锁一起运动。依靠伸缩梁固有的伸缩驱动机构及定位信号,只要将插销插入或撤出,中间扭锁即可配合伸缩梁一起工作,不需要对中间扭锁设置任何诸如限位开关等装置,工作中中间扭锁移动、停止、定位完全从属于滑动梁,从而达到简化结构,保证同步及改善受力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塘沽联发科贸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塘沽联发科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79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