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腰椎牵引器无效
申请号: | 00267771.7 | 申请日: | 200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4628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保民 |
主分类号: | A61F5/048 | 分类号: | A61F5/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6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腰椎 牵引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腰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等疾患的腰椎牵引器械。
目前市场上可买到及医院向患者推荐的腰椎牵引器械从原理上讲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通过牵引患者腰部上方达到使患者腰椎伸直的目的,如,一根牵引绳绕过支架,其一端与重物相连另一端与患者腰部上方相固定的腰椎牵引机;另一类是通过牵引患者腰部下方达到使患者腰椎伸直的目的,如,一根牵引绳与一条腰带相连,腰带系于患者腰部,牵引绳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使用时患者卧在床一类的有适当平面的器物上保持上身不动,牵引绳的自由端垂下并与有适当重量的重物相连的牵引带:上述两类牵引装置,不论那种由于需要与重物相连,因此要求患者或静卧或静坐或静立,调整所连重物的重量时还需要他人的帮助,且需要适当的场所并占用一定的空间,从而该患者的使用造成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作用力施加在患者的腋下与胯骨之间从而达到牵引腰椎的目的,使用时不占空间,无须特定场所、无须他人帮助,而且即使处于使用状态也允许患者自由行动、结构简单的腰部牵引器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腰锥牵引器由带有充放气阀门的两个气囊组及相应的连接装置构成;所述每个气囊组由多个相互平行排列、气体可相互流通、位置相互固定的柔性气囊格组成,两个气囊组之间可气连通,也可不气连通或相互之间设置一气阀,气囊组上设置有充放气阀门;在每个气囊组垂直于气囊格排列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柔性连接装置,该柔性连接装置的一边与气囊组相固定,其相对的另一边为自由边;或通过揉性材料将两个气囊组垂直于气囊格排列方向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并使两个气囊组之间在垂直于气囊格排列方向上距离可调,每个气囊组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柔性连接装置,该柔性连接装置的一边与气囊组相固定,其相对的另一边为自由边。
所述气囊组可由径向外表面相互连接成一体的气囊格构成,每个气囊格之间气连通;也可由相互之间气连通的气囊管与气囊管固定装置连接构成,该气囊管固定装置由布或橡胶一类的柔性物质制成,其表面上设置有相互平行排列、内径与所述气囊管外径相匹配的柔性隔腔,气囊管穿过所述柔性隔腔,从而形成相互平行的气囊格,同时气囊管与充放气阀门相连,由此构成一个整体的气囊组。
上述每个气囊组上固定的所述柔性连接装置可以是沿与气囊格排列方向相同的方向排列的一个一个单立的系带,也可以是整块的柔性材料;当所述柔性连接装置为整块的柔性材料时,为了连接,该整块柔性材料上设置有连接卡扣或接头一类的装置。
气囊组上设置的所述柔性连接装置可由弹性材料制成,也可由布一类的织物制成。
另外,为使本装置在使用时更方便,充气阀门可由血压计上的充气装置或其他小型的充气装置替代,气囊组上还可装配压力指示装置。
使用时,将上述装置围在人体的腋下与腰之间,根据患者的胸围及腰围尺寸调节两个气囊组之间的距离,使两个气囊组分别位于患者两侧腋下,然后系紧两个气囊组上位于胸前的系带,从而使该装置与患者身体相固定,最后对两个气囊组充气,随着充气量的不断增加,每个气囊格均沿其径向膨胀,导致整个气囊组在垂直于气囊格方向上的尺寸有加大的趋势;由于气囊组的上沿与患者的腋下接触并相固定,而其下沿与患者的腰部相固定,因而气囊组的上沿对患者的腋下产生向上的顶推力,气囊组的下沿对患者的腰部产生相下的顶推力,从而对患者的腰椎产生拉伸力,达到对患者腰部的牵引作用,调节两个气囊组中充气量的多少,即可调节牵引力的大小。
由于本实用新型腰椎牵引器使用时只需将其位于患者身上,然后充气即可,不需借助外部其他任何装置,并可通过调节气囊组中充气量的多少即可实现对牵引力大小的调节,因而在使用上给患者带来方便,患者可随身携带随时使用,不需他人协助。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腰椎牵引器的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腰椎牵引器的实施例的后面示意图。
图3是从图1中A方向所看到的气囊组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腰椎牵引器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中1为用柔性材料制成的连接装置;2为设置在柔性连接装置上的连接扣,用于将分别固定在两个气囊组上的柔性连接装置连接到一起;3为气囊组上的气囊格;4为气囊组;5为压力表;6为设置在气囊组上的充放气阀;7为连接两个气囊组使其气连通的气管。
图3中8为气囊组的上沿,9为气囊组的下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保民,未经王保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77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漏电自动断电报警插座
- 下一篇:腿部运动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