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探针·子宫内膜吸附器无效
申请号: | 00267675.3 | 申请日: | 200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4712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16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声;刘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晓声;刘欣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永铨 |
地址: | 300100 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针 子宫 内膜 吸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妇产科病理检查取样器。
目前全国妇女妇科病中,子宫肌瘤发病率较高,子宫肌瘤如不能及时发现,很容易恶性病变。因此,及时检查,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彻底治愈。
一年一度的妇科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子宫肌瘤及其他妇科疾病并及时治疗,对妇女的身体健康是极为重要的。目前,国内医院做妇科检查的常用方法是从子宫提取子宫内膜的分泌液,然后,对子宫内膜的分泌液进行病理检查化验。做子宫内膜分泌液病理检查的取样过程:第一步是用扩宫器从阴道口插入扩宫,使阴道口及宫颈扩张。之后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探针伸入子宫内,探测子宫深度并取样。取样是用刮匙伸入子宫内,刮取子宫内壁的分泌液,然后拿出;把刮取的物质放在载玻片上,进行病理检查。为了保证病理检查的可靠及准确,故在子宫内壁上进行多点取样。由于刮匙头较小,需要多次反复进入子宫内刮取子宫内壁分泌液,方能完成子宫内壁多处取样。使用刮匙取样,必然存在的缺点是:
1.妇女在做取样时有不适感和疼痛感。
2.部分器械需消毒重复使用,易造成感染,而且操作麻烦。
3.子宫探针是金属材料所制,稍有使用不当即易对妇女子宫产生损伤甚至造成子宫穿孔大出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并提供一种探针·子宫内膜吸附器,以减轻妇女在做病理检查时的痛苦,避免检查器械对子宫的伤害,并一次完成子宫探深和病理取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设计方案:
本探针·子宫内膜吸附器由外套管和内拉杆两部分构成;所述外套管为一前端设有球面形光滑封口,后端为敞口的管,其近前端侧壁上开有通孔;所述内拉杆,其外径稍小于外套内径,其长度稍大于外套管长度,在内拉杆的前端部设有可与外套管内壁呈密封滑动配合的密封头,在内拉杆表面长向刻有长度标志,在内拉杆的另一端设有外径大于外套管外径的手柄,内拉杆与外套管成可插入滑动配合。为了使本探针·子宫内膜吸附器端部能伸至子宫不同部位,外套管应有一定的柔性而内拉杆的前部则有一较小曲率的弯曲。
为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和其使用优点,兹结合最佳实施例与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探针·子宫内膜吸附器的结构示意图。
本人已按上述设计方案用透明塑料制作了一个探针·子宫内膜吸附器。使用时,只要把内拉杆2插入外套管1中并推至顶端,然后按取样操作程序把取样器经阴道插入子宫,依据内拉杆所读数字即可测知子宫深度。取样时,仅需拿住外套管并把内拉杆2的手柄22向后拉,因内拉管2端部的密封头21同步后移,外套管1的内腔端部产生负压,故能将子宫内膜液从外套管近端侧壁的开孔11吸入外套管内腔。通过取样器的拔出移位和转动,即可完成对子宫各部位的多点取样。因取样器是用较柔的塑料制作,前端和表面十分光滑,不会对子宫或阴道膜造成伤害,而且取样与子宫测深能一次完成,大大减少了受检妇女的痛苦。由于本取样器制造容易、价格低廉,宜制成一次性取样器,避免了交叉感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晓声;刘欣,未经郑晓声;刘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76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