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更换针头的自毁型注射器无效
申请号: | 00267535.8 | 申请日: | 200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4539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7 |
发明(设计)人: | 谢先明;宋刚;李赛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赛玲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5;A61M5/32;A61M5/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53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更换 针头 自毁 注射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为一种可更换针头的自毁新型注射器。
现有的注射器,大多数是由针筒、针杆及注射针所组成。针筒为圆筒形,针可分离地套装在针筒底部的外伸的针接头上。针杆一端带有活塞,用于将筒内的注射液通过管头、针,注射到肌体内;针杆的另一端具有手柄,另外针筒端部有外张的手托,在注射时通过手柄和手托将针筒内的药液注射到肌体内。这种注射器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医疗工作是一项防病治病的严谨工作,预防疾病的传播,尤其是病毒的直接接触传染是不容忽视的。但社会上往往有些不法份子为了自己的个人的利益而回收或收集已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再经包装出售,由于现有注射器本身不具有强制性毁坏装置,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2、现有注射器由于使用后其针是安在注射器针筒上的,针头裸露容易使无辜的第三者受到伤害而发生传染。特别是医务工作者及后处理人员。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现有注射器所存在的缺陷而提供的一种能在使用过程中便能对其部件逐一进行毁坏性处理、有效地防止再次被利用、并且能使针头回缩加以屏蔽而防止病源流传、使用方便可靠的新型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器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的:该注射器包括有椭圆形针筒、针杆、针杆挂钩、挂钩容腔、针座;针杆的一端带有手柄,手柄具有相对称的护翼,另一端具有活塞。手柄通过杆体与活塞连接;针筒底部中央具有用于安装针座的装配孔,针座通过针筒内底部的针座活塞装配在针筒上,上述杆体上具有易折断及易破坏结构。
所述的杆体横截面为“十”字形结构,杆体上的易折断结构是在杆体中部的“十”字形结构的四个面上的开孔或在杆体的适当部位开有的折断槽。杆体上的易破坏装置是在椭圆形活塞座上开设薄弱环来实现的。为方便易破坏装置生效,在针杆与针杆活塞座的连接处,设置了缺口;该缺口与环形易破坏装置的内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器与现有注射器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的优点:1、该注射器使用后只需医务人员将针杆挂钩插入挂钩容腔,将针杆 旋转一定角度后即可将针座连同针一起缩回针筒内,于此同时, 通过针杆的旋转,针杆活塞座的薄弱环被破坏;针杆挂钩的自毁 卡子进入挂钩容腔表面的相对应小洞内,达到结构自毁的目的。 其操作简单快速且能有效地控制使用后的注射器因针头露在外面 而带来的病源流传。2、针帽与针筒之间具有薄弱易破坏结构,使用前将其破坏即可进行正常的注射操作,这样对注射器进行毁灭性保护处理,加之杆体上的易折结构及易破坏结构,以杜绝不法分子回收利用,保证医疗工作正常进行。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针筒及针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a为主视图,图2b为B-B向视图,图2c为A-A向视图。
图3为针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a为主视图,图3b为左视图,图3c、3d为剖视图,图3e为右视图。
图4为针杆挂钩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a为主视图,图4b为左视图,图4c为俯视图。
图5为针杆活塞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a为主视图,图5b为俯视图,图5c为仰视图。
图6为针座活塞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a为主视图,图6b为左视图,图6c为右视图。
图7为挂钩容腔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a为主视图,图7b为左视图,图7c为右视图,图7d为A-A向视图。
图8为针座结构示意图,其中图8a为主视图,图8b为左视图,图8c为俯视图。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器包括有针筒(1)、针杆(2)、针杆挂钩(8)、挂钩容腔(6)、针座(7);针杆(2)的一端带有手柄(21),手柄具有相对称的护翼(29),另一端具有针杆活塞(3),手柄(21)通过杆体(22)与针杆活塞(3)连接;针筒(1)的底部中央具有用于安装针座(7)的装配孔(13),针座(7)通过针座活塞(4)安在针筒(1)上。针帽(16)与针筒(1)一体成型,并有薄弱易破坏装置(17),使用前将其破坏,以达到一次性使用目的。上述杆体(22)上具有易折断及易破坏结构,该易折结构为杆体中部的开孔和杆体适当部位开有的易折槽,以便于注射器用完后折断,达到毁坏性保护的目的。
再参见图3a、图3c和图3d,上述杆体的横截面为“十”字形结构,该杆体上易折断结构式的开孔(23)是在杆体(22)中部的“十”字形结构的四个面上的;根据情况也可采用别的易折断结构,如其易折断结构为杆体的适当部位开有的折断缺口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赛玲,未经李赛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75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逆变器用低感母排
- 下一篇:可调整储油筒与握把角度的气动黄油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