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压式排风道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0266603.0 | 申请日: | 2000-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4593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14 |
发明(设计)人: | 林润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润泉 |
主分类号: | E04F17/02 | 分类号: | E04F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 风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房共用排风管道,特别是一种各楼层间不串烟、不串味的变压式排风道结构。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80711Y公开了一种变压式排气道,它由主管道和设置在其内壁上的导向管、变压部件组成,导向管的排气通道与主管道上的进气口相连通,上述变压部件的上端板所处位置高于所述导向管的出气口所处的位置,上述结构就使得从下而上的烟气或气体流在流经导向管与变压部件之间的空间时,流速加快,起到变压作用,会使导向管出气口处为负压或零压,但由于导向管出气口低于变压部件的上端板,因此向上快速流动的烟气流或其它气体流会因导向管出气口上边排气道突然增宽,而在导向管出口处产生气流涡流现象,从而影响烟气或其它气体的排放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在排气导向管排气口处产生气体涡流现象的变压式排风道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是,它由气体排放管道和设置在其内壁上的排气导向管、气流变压部件组成,所述排气导向管设置在所述气体排放管道位于上述气流变压部件对面或侧面的内壁上,并与所述气流变压部件之间保留有气体流通空间,所述排气导向管的排气通道与所述气体排放管道壁上的进气口相连通,其特点是,所述排气导向管的排气口所处的位置,高于所述气流变压部件顶部所处的位置。所述排气导向管的排气口所处位置高于所述气流变压部件顶部所处位置后,可使自下而上流动的烟气流或气体流到达、跃过气流变压部件顶部后,即可在流动中向较宽的气体排放管道内壁方向扩散,使尚未明显减慢流速的气流通过上述排气导向管排气口处,这样既保证了该排气口处为负压或零压,同时也不会使气流在此处形成涡流,从而提高了气体排放效果。上述排气口高出气流变压部件顶部的高度以略有高出为宜,但高出的高度较大时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节省材料,上述气流变压部件至少是由一个面板构成。当它由正面板和下部导流板构成一体结构时,这两块板可以为平面板,也可至少有一块为弧面板,两者连接部位可以是具有折弯棱(尖角)的形状,也可以是弧面形。当上述正面板、下部导流板以及两者连接部位均为弧面形时,就成为一整块弧面板状的气流变压部件,此时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然,上述气流变压部件可以设置有两个侧面板,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增设顶面板,该顶面板可以为水平板、倾斜平面板、弧面板等。上述两个侧面板也可以为弧面板。
为了方便制作和部件安装,最好使上述气流变压部件两侧中至少一侧与相应一侧的所述气体排放管道的内壁之间保留有间隙,即一定间距,该间距一般以其不会被内壁卡住,伸手安装方便为宜。
上述排气导向管可以为弯头状导向管;由正面管壁、底壁和两个侧壁构成的导向管(即簸箕形导向管);或者是具有底部封闭板的弧面管等。所述气体排放管道的横断面形状可以为矩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或长圆形等。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结构,排气导向管的排气口位置高于所述气流变压部件的顶部所处位置,既能使得排气导向管的排气口处为负压或零压,又不会使烟气或气体在此处形成涡流,排气口处气流涡流现象的排除,可以消除自下而上的气流对排气口处排放烟气或气体的扰动,因此其优点是,排气效率得以明显提高,烟气、气体排放效果较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流变压部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流变压部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流变压部件的第三种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流变压部件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导向管位于气流变压部件侧面时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排放管道横断面为圆形时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导向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流变压部件两侧紧贴在气体排放管道内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导向管的位置大幅度高于气流变压部件所处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润泉,未经林润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66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除味装置
- 下一篇:配置不同滴液机构的染料滴液计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