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旅行箱避震脚轮无效
申请号: | 00266446.1 | 申请日: | 200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4578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07 |
发明(设计)人: | 郭忠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C5/14 | 分类号: | A45C5/14;B60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史欣耕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旅行 箱避震 脚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旅行箱的脚轮。
现有旅行箱脚轮如图1所示:其连接座体1a与旋转座体2a间枢设有一止推轴承座10a,连接座体底面下凸设有一轴杆11a,轴杆11a末端有外螺纹12a,旋转座体中央有一轴孔20a并枢设轴承21a,轴承21a套接轴杆11a,利用外螺纹12a螺接轮座3a,轮座两端枢接胶轮4a,但这种脚轮结构有如下缺点:
1、胶轮的避震效果有限,遇高低不平地面,震动大,有损箱内物品;
2、较重的行李箱,胶轮更不堪避震,使行李箱易遭损坏;
3、各构件的枢接部份,大都在震动下构件易变形或损坏,噪音亦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行李箱因脚轮而损伤的旅行箱避震脚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旅行箱避震脚轮,其包括:脚轮壳座、滚轮枢座、滚轮及软质构件,其特征是:脚轮壳座由一轮罩及延伸轮罩周缘的锁接于旅行箱底端的连接板构成,轮罩内有一置轮空间,滚轮枢座由一顶板及其两侧分别向下折成的枢结板构成,枢结板前后端均有枢结孔,前端枢结孔枢接滚轮,后端枢结孔连接一软质套筒并以一枢接元件枢接于脚轮壳座;软质构件抵贴配合于置轮空间上端的轮罩缘面与滚轮枢座的顶板间。
上述设计,主要利用软质构件、软质套筒等结构,达到了减少冲击震动,减少行李箱受损的效果。
下面以附图、实施例再作进一步说明。
图1现有旅行箱脚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立体部份组合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立体部分组合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剖视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如图2-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脚轮壳座1、滚轮枢座2、滚轮3及软质构件40,其特征是:脚轮壳座1由一轮罩10及延伸轮罩10周缘的锁接于旅行箱底端的连接板构成,轮罩10内有一置轮空间100,滚轮枢座2由一顶板20及其两侧分别向下折成的枢结板构成,枢结板前后端均有枢结孔24,前端枢结孔24枢接滚轮3,后端枢结孔24连接一软质套筒25并以一枢接元件枢接于脚轮壳座1;软质构件40抵贴配合于置轮空间100上端的轮罩10缘面上滚轮枢座2的顶板20间。其中,连接板为一由轮罩10底缘以水平方向延伸的底板11、一由轮罩10侧边以垂直方向延伸的侧板12及一由轮罩101前缘以垂直方向延伸的前板13所构成;其中,滚轮枢座2的顶板20上缘设有一弧面200及一斜面201,并于弧面200上且相邻斜面201处横设一呈矩形的凸块202;软质构件40下缘设有一弧面400及一斜面401,并于弧面400上且相邻斜面401处横设一呈矩形的凹槽402,即滚轮枢座2顶板20上缘与软质构件40下缘相互对应嵌接配合。其中,连接板还设有几个锁接孔16,轮罩10两侧近底级处各设有一枢结孔14,并以螺栓15相连结;轮罩10与前板13的连接处开口,滚轮3伸出其外。滚轮3由一轮轴部30及轮缘部31构成。
如图3-5所示:以一梢栓23穿过枢结板21、22的枢结孔26与滚轮3的中心孔300枢接,完成组合,再将软质构件40嵌入滚轮枢座2顶板20上缘。再将滚轮枢座2置入置轮空间100完成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乔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64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