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增加尾侧照灯便于夜间安全匀速会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66311.2 | 申请日: | 2000-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4851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0 |
发明(设计)人: | 马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洪峰 |
主分类号: | B60Q1/14 | 分类号: | B60Q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54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增加 尾侧照灯 便于 夜间 安全 匀速 会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夜间安全匀速会车装置,是一种在会车时可增大光源范围的汽车尾侧照灯。
现通用的夜间会车法是变换近光,但由于近光灯仍然刺激驾者眼睛,而且会车时,双方前照灯穿不透对方眩目光源区,在一方所要驶过的前右方仍然漆黑一片,致使司机很难看清路况,此时继续高速行车相当危险。已知有增加汽车侧照灯的改进方法,因侧照灯光源范围小,仍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增加尾侧照灯便于夜间安全匀速会车装置,夜间会车时,它在车的尾部和侧部形成大范围光源区,使双方司机清楚地看到前方道路,确保汽车安全匀速前进,从而消除安全隐患,提高行车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尾侧照灯由涂有金属反射膜的铁制灯壳、玻璃灯罩、一只灯泡组成。铁制灯壳设计成曲线形状,灯壳内部涂有金属反射膜。灯泡通电后,依靠灯壳内的曲形反射膜呈现强弱两个方向光源。一方强光源照向车尾部二十余米,一方弱光源照向车体侧部五米左右。两个方向的光源汇集增大了光源区,会车双方同时使用此装置可使司机看清道路,从而达到安全会车匀速前进的目的。尾侧照灯可置于汽车体左侧或左尾侧。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会车双方司机便可清楚地看到前方道路,确保汽车安全会车,匀速前进。涂有金属反射膜的铁制灯壳仅设计成曲线形状,便呈现了强弱两组不同方向光源,结构极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汽车增加侧照灯状态俯视图。
图2是尾侧照灯剖面图。
图3是汽车增加尾侧照灯状态俯视图。
图中1、车箱 2、驾驶室 3、右前照灯 4、左前照灯 5、侧照灯 5#、尾侧照灯 6、侧照光源区 7、黑暗区 7#、光源区 8、眩目光源区 9、铁制灯壳 10、灯泡 11、玻璃灯罩 12、铁制灯壳内金属反射膜
图1所示例中,(5)是已知技术的侧照灯,由于照射范围小,且仍然有黑暗区(7)存在,所以功效不大。
图2所示例中,灯泡(10)依靠金属反射膜(12),通过玻璃灯罩(11)呈现强弱两个方向光源。
图3所示例中,由于增加尾侧照灯(5#),使原黑暗区(7)改变成强光源区(7#),且光源(7#)范围很大。光源区(6)与光源区(7#)汇集,增加了光源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洪峰,未经马洪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63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