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机余热利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0266007.5 | 申请日: | 2000-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4545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金国 |
| 主分类号: | F01N5/02 | 分类号: | F01N5/02;B60H1/18 |
| 代理公司: | 唐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永红 |
| 地址: | 0637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余热 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利用装置,特别是与内燃机配套使用的内燃机余热利用装置。
现有的内燃机车没有余热利用装置,行驶的过程中,热源白白浪费掉。中国专利CN2227738公开了一种“内燃机开水器”,它的热水箱与内燃机进排气支管、消声器连通,热水箱的底部有小气室,小气室的上方设有导热管,导热管间设有气流隔板。尽管它克服了热源浪费的问题,但其结构比较复杂,尤其是不太适合于驾驶室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安装在驾驶室内,将内燃机的余热用采热器收集输出给取暖、供热水装置,集取暖、用热水为一体的内燃机余热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内燃机,与内燃机相连的消声器,其结构要点是:采热器套装在内燃机气缸的排气口处,与内燃机固定连接,所述的采热器设置为两层结构,一层是气室,另一层是水室。
此采热器水室的一侧设有进水口,另一侧设有出水口,出水口通过管路与热水器、取暖器相连。
此采热器气室的下侧设有排烟气口,排烟气口与排气管连通。
采用上述的结构,采热器收集内燃机排除的余热气,并将其置换成热量,供驾驶员取暖、用水。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制造成本低廉,它安装在内燃机的排气口处,可将内燃机散发的热量百分之百的收集,并输出给取暖、供水装置,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安装它,可为驾驶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附图图面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是在内燃机的排气口2处固定套装一采热器3,采热器3如附图,它是一双层结构,内层是烟气室10,外层是水室9。水室9一侧开一进水口1,另一侧开一出水口7,出水管4套接在出水口7上,出水管4与热水器5连通。热水器5通过管路与取暖器6连接。取暖器6与热水器5可串联也可并联连接。除此之外采热器3的烟气室10的下部设有出烟气口8,出烟气口8与排气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将其套装在内燃机气缸的排气口2处,与内燃机固定连接。取暖器6与热水器5均安装在驾驶室内。从采热器3的进水口1灌入冷水至水室9内,内燃机排除的热气从排气口2进入气室10将水室9的冷水置换成热水,热水由采热器3的出水口7进入热水器5,热水器5的热水流入取暖器6供司机取暖,同时也可供司机使用热水。多余的烟气从排气口8进入排气管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金国,未经刘金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60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