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频道共振子电视接收天线无效
申请号: | 00265960.3 | 申请日: | 2000-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4871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7 |
发明(设计)人: | 靳连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靳连旺 |
主分类号: | H01Q9/16 | 分类号: | H01Q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3511***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频道 共振 电视接收 天线 | ||
本发明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由于电视高低频段信号频差很大,多年来人们始终不能从同一振子输出端获得较理想的三频段谐振信号。
在早期电视天线里,有的采用引向器、反射器的作用,展宽振子谐振频率,但始终难于从同一振子输出端取出理想的V、U电视信号,且无论从生产工艺还是按装调试等方面都增加了一定难度。后来,有些天线采用了分频放大,然后混频的方法,获得了较满意的信号质量,但由于生产工艺复杂,按装调试麻烦,且造价也很高,近年来,又被一些相对结构简单,造价较低的混频放大型天线取代了市场。
由于混频放大类天线均采用的宽带放大方式,很难克服自身存在的调制性干扰问题,至使在强信号区或者一些通讯塔附近地区受到严重干扰,甚至无法正常收看节目。同时,这类天线自身仍然存在着生产工艺按装调试,故障率以及造价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适应低频段信号接收,上述天线水平长度一般都在1.5米以上,室外架设抗风能力较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人经多年努力,终于设计出这种多频道共振子电视接收天线。
本天线主体由三个开式菱形振子(a、b、c)和两组电感线圈(F1、F2)构成(图1)。
菱形振子的结构(图2):菱形振子是将折合振子变形而来的,它的周长与折合振子周长相等是内钝角为120°,锐角为60°的菱形形状。在任一120°角处留30mm开口做信号输出端,一般让电视信号垂直于振子平面(即开口向上或向下)接收。
本天线将振子开口对角120°处也做30mm开口来使用,本文件称之为开式菱形振子(图3)。开式菱形振子的边长不包括开口距。
本天线中,a、b、c三个开式菱形振子的所有开口均在同一直线上(图4),c、b等距相套,a的下开口距c上开口25mm,a的边长为140mm,b的边长为400mm,c的边长为525mm。
在F1(图5a)中,HG为一短路线,AD、BC两线在A、B端绞合2.5圈,长30mm;在C、D端分别线成Ф为4mm的空芯电感3圈,且要求HG与AD、BC间距大于10mm。在F2(图5b)中,C′H′短路,D′G′短路,A′C′、B′D′在A′ B′端绞合3圈,长30mm;在C′D′端分别绕成Ф为4mm的空芯电感6圈。
图5中的所有线圈均使用Ф为0.4mm的塑皮单芯铜导线绕制。
将图5与图4合并形成本天线的整体结构图(图6)。
将F1的A、H、C分别接a的左下、c的左上、b的左上端,B、G、D分别接a右下,c右上、b右上端;将F2的A′H′分别接b左下、c左下端。a的上端(即R、L端)直接配接75Ω同轴电缆,电缆线与电视机高频头之间不得增设阴抗变换器,以减小宽带信号损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天线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制做按装容易,无需调试,无需信号放大,故障率低,抗风力强,寿命长等特点。
本人在天线制做时,先采用Ф为96mm的铝管制成边长分别140mm、400mm和525mm的三个开式菱形振子a、b、c,又制取85mm×40mm、85mm×120mm、85mm×120mm的三块绝缘板材。然后,用Ф4mm的子母螺丝将a、b、c各开口端按图6所示位置固定。短接H、G两点,再用两根Ф为0.4mm的塑皮单芯铜线首端绞合2.5圈,长30mm,分别接做A、B两端点,尾端分别做成Ф为4mm的空芯电感3圈,接做C、D端点;再用两根同型号导线首端绞合3圈,长30mm,接做C′、D′端点。用长1米的塑料杆和Ф为4mm的子母螺丝,将3块绝缘板中心线固定,整套天线便制做完成。
本天线经龙华镇100多个用户试验,均能达到满意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靳连旺,未经靳连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59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