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万能钥匙弹子锁无效
| 申请号: | 00265898.4 | 申请日: | 2000-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4915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15 |
| 发明(设计)人: | 阎亚奇;秦广雍 | 申请(专利权)人: | 阎亚奇;秦广雍 |
| 主分类号: | E05B27/00 | 分类号: | E05B27/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锋 |
| 地址: | 4623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万能钥匙 弹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子锁。
现有各种弹子锁仍主要由封盖、弹簧、锁芯、锁体、外层弹子和内层弹子组成,这种锁的结构性缺陷有两种,第一种是所有的内层弹子都可以全部溢出锁芯。当所有的内层弹子都溢出锁芯时,内层弹子便失去了对锁芯的控制,使锁芯可以自由的转动,从而使锁被打开。这个缺陷是锁最为严重的、最为致命的缺陷,也是长期以来困扰着制锁业的最难克服的缺陷,与这种缺陷对应的万能钥匙呈“E”型,故叫“E”型万能钥匙,这种缺陷也叫“E”型万能钥匙缺陷。第二种缺陷是与镰刀型万能钥匙对应的,称为镰刀型万能钥匙缺陷,在目前的一些锁中,由于采用了倒T型外层弹子等技术,这种结构缺陷已完全克服。目前市场上的主流锁型“S”型和“十”字型锁是为了克服以上结构缺陷而出现的两种新型锁,它们当中有一些对镰刀型万能钥匙缺陷的克服非常的成功,但是,它们对“E”型万能钥匙缺陷采取间接的克服方法,由于是间接的改进,导致了这种改进的不彻底性和最终的失败,用“E”型万能钥匙仍可以打开。拿“S”型锁来说吧,可把“E”型万能钥匙做成与“S”型钥匙槽相吻合的弯曲状;对于“十”字型的锁,可在四个方向上分别用“E”型万能钥匙。并且,这种改进由于改变了锁芯等锁的精密部件,导致了成本的大幅度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彻底克服“E”型万能钥匙结构缺陷的新型弹子锁。这种设计不改变锁芯等锁的精密部件,既不使锁的成本大幅度的增加,又能应用于实际大规模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反万能钥匙弹子锁,主要由封盖、弹簧、锁芯、锁体、外层弹子和内层弹子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封盖与外层弹子之间的弹簧内增设细弹子。
如上所述的反万能钥匙弹子锁,其中:
每个外层弹子的长度都相等,其中呈倒“T”型外层弹子的数量为1~n,n为外层弹子的总个数;细弹子的个数是2~n个(n为外层弹子的总个数),其中至少有一个细弹子处在封盖与倒“T”型外层弹子之间的弹簧内;细弹子的长度L细=QP-PN-L外,且每个细弹子的长度都相等。
如前所述的反万能钥匙弹子锁,若将细弹子与封盖连为一体,就可形成插针型封盖;若将细弹子与外层弹子连为一体,就可形成“凸”型弹子;若将任意两个细弹子连为一体,就可形成倒“U”型插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弹簧内放入长度一定的细弹子,来阻止内层弹子全部溢出锁芯,对弹子锁进行了直接、彻底的改进,通过对尺寸的控制,可保证用目前的万能钥匙都不能打开该锁,更可靠、更安全,同时也避免了改进的负面影响,保证钥匙能顺利的插入和拔出。(2)本实用新型改进简单,并且不涉及锁芯和弹子等锁的精密部件,与普通锁相比,成本增加较底。(3)本实用新型考虑到实际大规模生产的要求,可直接用于实际生产中。与目前的市场上的主流锁型“S”型和“十”型相比,本实用新型集高安全性和低成本两大优势于一身,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大的潜在商业价值。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沿锁芯轴线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2是封盖插针型反万能钥匙弹子锁沿锁芯轴线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3是“凸”弹子型反万能钥匙弹子锁沿锁芯轴线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4是倒“U”插针型反万能钥匙弹子锁沿锁芯轴线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5是倒“U”插针型在挂锁中的应用的沿锁芯轴线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6是倒“U”插针型在暗锁中的应用的沿锁芯轴线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在两个方向锁中的应用的垂直于锁芯轴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在“十”字型锁中的应用的垂直于锁芯轴线方向的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附图1中,1为封盖,2为弹簧,3为细弹子,4为外层弹子,5为锁芯,6为内层弹子,7为钥匙槽,8为锁体。细弹子3固定放置在外层弹子4和内层弹子6之间的弹簧2内。为了保证所有的内层弹子6都不能全部溢出锁芯5,对细弹子3、外层弹子4和锁芯5要求如下:
第一,锁芯5须满足PN≥MN;
第二,所有外层弹子4的长度L外都相等;
第三,所有细弹子3的长度L细都相等,且其长度L细=QP-PN-L外;
第四,在一个弹子锁内,外层弹子4中使用倒“T”型弹子的个数为1~n个,n为外层弹子4的总个数;细弹子3的个数为2~n个,n仍为外层弹子4的总个数,且细弹子3中至少有一个处在封盖1与倒“T”型外层弹子4之间的弹簧2内。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阎亚奇;秦广雍,未经阎亚奇;秦广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58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