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自行车无效
| 申请号: | 00265138.6 | 申请日: | 2000-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5176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风华 |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B62M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16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它是由齿轮传动能折叠可携带的自行车。
目前传统的自行车,车体结构复杂,重量大,体积大,如普通的28#自行车,必须用三角架或增加支撑骨架来支撑车体,由于车体笨重,骑车时既费力又不安全,出行时不能携带,也不易存放。
本实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种便携式自行车,它不仅体积小,重量轻,而且可携带,易存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便携式自行车,采用齿轮传动,主动齿轮受右脚蹬拐上的驱动弹片驱动,通过前传动齿轮,传动轴和后传动齿轮,驱动后车轮向前运转,齿轮传动的目的是提高传动速度比,在传动速度为1∶15时,前后车轮的半径R可缩小为90mm,速度可保持30公里/小时。便携式自行车的刹车设在主动齿轮和连结架之间,主动齿轮为滑动齿,后车轮与后传动齿轮为常合齿,当刹车片磨擦主动齿轮时,制动力通过前传动齿轮、传动轴和后传动齿轮,作用于后车轮上实现刹车。它的折叠部分为多向折叠,车座支架减振器,方向杆及连结架顺承重架方向折叠,均与承重架平行,两车把拉出向下折叠90°,方向杆向下缩回,两脚蹬向下展开与脚蹬拐平行,左脚蹬拐向右脚蹬拐方向折叠180°,与右脚蹬拐平行,置于与承重架重合的位置,折叠后的部位均由定位器锁紧。通过前后车轮的缩小,整体结构的变化和折叠,达到了便携式自行车的目的。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简化了自行车的结构,节省了材料,它的体积小可折叠,承车旅行都能携带,在居住集中的楼区,楼下空间小,可存放在室内。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便携式自行车的第一个实施例,展开后的主视图。
图2是便携式自行车的折叠后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I-I剖面图。
图中1车把,2方向杆,3方向杆卡锁,4连结架卡锁,5前车轮,6车座,7车座定位器,8车座连杆,9车座支架定位器,10车座支架,11右脚登,12右脚蹬拐,13减振器卡锁,14连结架卡锁,15刹车器踏板,16减振器,17承重架,18连结架,19左脚蹬拐,20左脚蹬,21后车轮,22主动齿轮,23后车轴,24、38后轴套管,25、35后传动齿轮,26、30传动轴轴承,27传动轴,28前车轴,29前轴轴承,31前传动齿轮,32、34驱动弹片,33中轴螺母,36后轴轴承,37前轴螺母,39前轴螺母,40前轴套管,41中轴轴承,42中轴,43槽型件。
在图1中,当人力驱动自行车前进时,右脚蹬拐12上的驱动弹片,驱动主动齿轮22转动,通过前传动齿轮31,传动轴17驱动后传动齿轮25,使后车轮12向前运转,在主动齿轮22与后车轮12的传动速度比为1∶15时,前后车轮的半径R缩小为90mm,它的速度可达到30公里/小时。当自行车滑行时,后车轮12带动后传动齿轮25,通过传动轴17和前传动齿轮31,带动主动齿轮22在中轴42上滑动,这时右脚蹬拐12上的驱动弹片32、34顺主动齿轮22上的锯型齿滑动。便携式自行车折叠时:车把1向外拉出向下折叠90°,打开方向杆卡锁3方向杆2缩回,打开连结架卡锁4方向杆向后折叠与连结架18平行,打开减振器卡锁13,减振器16向承重架方向折叠与承重架平行,车座定位器7抬起放下车座6,打开车座支架定位器9,车座连杆缩回,车座支架10向承重架17方向折叠与承重架平行,打开连结架卡锁14,连结架18向承重架17方向折叠与承重架平行,左脚蹬20右脚蹬11向下展开与脚蹬拐平行,左脚蹬拐19向右脚蹬拐12方向折叠与右脚蹬拐平行,两拐置于与承重架重合的位置。折叠部位均有定位器锁紧。
本实用新型的刹车设在主动齿轮上,当人力使刹车器踏板15向下移动时,刹车片磨擦主动齿轮22所产生的制动力通过前传动齿轮31,传动轴27和后传动齿轮25作用于后车轮21上实现刹车。
在图3示的实施例中,左脚蹬拐19与槽型件43一端连接,槽型件43另一端由键槽固定在中轴42上,便携式自行车展开时,左脚蹬拐17顺槽型件43旋转180°,使左脚蹬拐17与槽型件43的内槽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风华,未经李风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51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