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轮车摆动联接器无效
申请号: | 00265115.7 | 申请日: | 200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4646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2 |
发明(设计)人: | 郭景滨;刘世勋;谷秀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鑫科鸿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9/18 | 分类号: | B62K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轮车 摆动 联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轮车摆动联接器。
三轮车,尤其是随其发展起来的电动三轮车,越来越多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圈,成为家庭中更好的交通运输的工具。但现有的三轮车受自身结构限制,不能像自行车那样通过向曲率半径中心方向倾斜一定角度来平衡离心力,使骑车人安全自如的转弯。如果骑惯自行车的人在骑三轮车转弯时忘记减速或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三轮车翻车,尤其是电动三轮车,由于速度较快,就更增加了这一危险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轮车摆动联接器。其安装于三轮车前立架总成纵轴的后端,可以在转弯时,轻松自如地向左右、与地平面垂线成25度角度范围内摆动,从而保证骑行者的便利、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这种三轮车摆动联接器由前纵向单元体与后横向单元体联接构成,所述的前纵向单元体包括一回转轴,回转轴外套有轴承座外套,其间置有一组滑动轴套;所述的后横向单元体包括一中间带有缺口的弹簧外套管,内置有一对可在套管中滑动的弹簧顶柱,弹簧外套管两外端口置有弹簧调节堵,弹簧调节堵与弹簧顶柱间置有弹簧;一端固定在纵向单元体后端面上的拔杆插入横向单元体弹簧外套管的缺口中,弹簧外套管适当处外套固定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主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A向局部剖视)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前纵向单元体1与后横向单元联接体2两大部分构成。
前纵向单元体1包括一回转轴101,轴承座外套102,其间两端侧置有一组(本实施例中为一对)滑动轴套103。
后横向单元体2包括:一中间带有缺口2011的弹簧外套管201,内置有一对可在弹簧外套管中滑动的弹簧顶柱202,其两端口置有弹簧调节堵203,弹簧调节堵与弹簧顶柱间置有弹簧204,弹簧调节堵进、退以调节弹簧的弹性力。
拔杆3为纵、横向单元体间的联合部件,其一端固定在纵向单元体后端面上,其直杆插入横向单元体弹簧外套管的缺口2011中。
拔杆与纵向单元体后端固定面间套有轴向承压套及一档圈、档圈套。
在横向单元体弹簧外套管上(适当处)套有固定座4。
参照图4所示,实施时,将前纵向单元体的轴承座外套焊接在三轮车底架的下面上,后横向单元体上的固定座固定在三轮车底架总成的后侧面。
当三轮车在骑行过程中需要转弯时,由车把前轮带动前立架总成纵轴向转弯的曲率半径方向偏摆,从而带动回转轴转动,回转轴带动拔杆偏摆,偏摆的角度由弹簧外套管的缺口控制。在停止转弯时,由于弹簧压力使拔杆恢复到中间位置,在骑行转弯时,拔杆推动弹簧顶柱,弹簧顶柱推动弹簧移动,弹簧弹力的大小可由弹簧调节堵来控制,偏摆的角度与地面垂线成25度左右。
摆动联接器的安装,使三轮车(电动三轮车)的前立架纵轴在转弯时轻松自如的向转弯的曲率半径方向偏摆,在转弯结束时,自动恢复原来状态。骑行者没有任何不舒服和费力的感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实用性强,其安置于三轮车(电动三轮车)上,可增加其使用价值,安全可靠、方便骑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鑫科鸿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鑫科鸿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51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