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J管无效
申请号: | 00264249.2 | 申请日: | 200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4525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0 |
发明(设计)人: | 冯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志刚 |
主分类号: | A61M39/00 | 分类号: | A61M3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63008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尿路支撑引流所使用的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双J管。
自双J管问世以来,已广泛应用于上尿路手术中,在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减少病人经济负担及手术后护理等方面明显优于外引流,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膀胱镜下逆行留置双J管这一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在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发现其存在一些弊端:1、置管时很难判断膀胱端是否置入膀胱内,2、膀胱端回缩入输尿管内,从而引进严重的并发症。3、镜下置管时不易掌握留置深度,给医生带来许多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能有效解决回缩问题的双J管。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J管,在管体前端的管壁上开有一个向上翻起的楔形活瓣。
上述楔形活瓣离前端头距离为3-5cm,楔形活瓣长度为0.5-0.8cm。
采用上述结构后,可带来以下优点:
1、由于在膀胱端开有一楔形活瓣,当活瓣端置入膀胱后,膀胱端弯曲,活瓣弹起,向上提双J管时,活瓣卡在输尿管开口处,从而能有效地阻止双J管向上回缩移位,达到抗回缩的目的,从而可避免现有的双J管由于回缩所造成的并发症的发生。
2、当膀胱镜下逆置双J管时,由于在其前端有一楔形活瓣,所以在镜下很易发现,通过观察双J管前端的楔形活瓣是否出现即可确定双J管的留置深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管体1的管壁上有流液孔2,在管体1前端3-5cm处开有一个向上翻起的楔形活瓣3,该楔形活瓣3的长度为0.5-0.8cm。
本双J管的使用方法:用导丝4插入管体1中,使其弯曲处伸直,这时楔形活瓣3与管体1的管壁贴在一起,这样在不增加管径的前提下,使双J管能顺利地插入膀胱,然后拔出导丝4,膀胱端变弯曲,楔形活瓣3弹起,完成置管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志刚,未经冯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42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