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视性发音训练仪无效
申请号: | 00264082.1 | 申请日: | 2000-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4586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巍 |
主分类号: | G09B19/04 | 分类号: | G09B19/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潘杰 |
地址: | 43001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视性 发音 训练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用器械,具体的讲是一种可视性发音训练仪。
目前与本实用新型相近的资料是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6月出版由王光和主编的《唇腭裂的序列治疗》一书,在该书的第344页所记载的“腭电图仪”中,介绍该仪器是利用计算机系统来训练腭裂术后患者发音的。此仪器存在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不便携带、价格昂贵、需在固定场合训练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成本低的可视性发音训练仪,以克服上述的不足。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由口外显示仪、口内上腭基板和连接导线构成,其特点是口外显示仪是由外壳及固定在外壳面板上的一组发光管、连接插座和外壳内的电路构成,口内上颚基板由双层无毒可塑性塑料薄膜制成,双层塑料薄膜之间夹有导线,在上颚基板下面粘贴有多个金属感应点,每个感应点分别与双层塑料薄膜内的导线相对应连接,连接导线用于口外显示仪内的电路和口内上颚基板内的导线之间相互连接;
上述一组发光管的布置形状与人体口腔内的上腭形状相同,每个发光管的位置与口内上颚基板上的金属感应点的位置一一对应;
上述的金属感应点突出塑料薄模的表面;
上述口外显示仪内的电路由一组555时基电路构成,每个555时基电路的输入端通过连接插座和连接导线分别与上颚基板上的每个金属感应点相对应连接,其输出端分别与每个发光管相对应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一组与人体口腔内上腭形状相同的发光管作为显示屏,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能够随时显示人体在发音时口腔内舌头与上腭的接触点,依据接触点的位置可以通过正确的发音图谱来知晓发音是否准确,以方便地纠正不准确的发音,以达到正确发音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制造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成本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口外显示仪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光管平面布置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颚基板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语音分元音和辅音,发元音时无发音器官间的接触,此处不予研究,而不同的辅音,取决于发音器官间的相对位置变化和相互接触。本实用新型就是利用这一特点,在发不同辅音时舌与上腭接触的正确位置上设置感应点,并突出表面,利用舌的触觉敏感性,并通过视觉反馈,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来形成正确的发音位置关系,从而可矫正某些辅音的发音位置错误,达到纠正发音不准的目的。同时在正确感应点附近设置不正确的感应点(不突出表面),可根据正确发音图谱观察分析发音不准时舌与上腭的不正确位置关系。
本实用新型由口外部分,口内部分和连接导线1组成。口外部分见图1,其面板由发光管LED指示屏和连接插座2组成,指示屏放大图见图2,该指示屏外观上是由上腭结构示意图和发光二极管LED组成,每个发光二极管LED的位置都与口内金属感应点4一一对应。口内部分见图3,由上腭基板3和金属感应点4组成,根据各年龄阶段口腔大小的不同,上腭基板3牙齿两侧由弹性无毒的可塑性(如加热变软,冷却变硬)材料制成,加热后戴在牙上,待冷却成型后可随意取戴,上腭基板3由双层无毒可塑性塑料薄膜制成,两层间有传导线通过,加热后使之与上腭紧密接合,冷却后即形成上腭形态,此部分因很薄,基本无不适感,正确的金属感应点4为活动式,待上腭部分成型后再将正确金属感应点4粘贴在正确位置上,并突出表面。连接线1见图3,该连接线1用很细的超强多股漆包线套入细热缩管中,加热固定而成,一个金属感应点4一根传输线,多个金属感应点4互不干扰。连接插头座2为多芯插头座,市场上有售。电路图见图4,当舌接触金属感应点4时,触发信号进入555时基电路2脚,使单稳态触发电路进入暂稳态,555时基电路3脚输出高电平,发光管LED亮,发光管LED亮的时间(暂稳态时间)由电阻R与电容C的时间常数决定,暂稳态后555时基电路3脚又恢复到低电平,发光管LED熄灭。
由腭电图仪可知本实用新型对发音不准的训练功效是肯定的,由于安装所需电子原件很少,故本实用新型重量很轻,体积小,价格低,便于携带。口内部分由于用了可塑性材料,使每位使用者都很容易完成上腭部分的成型和金属感应点的安装,使用起来很方便。口外部分的指示屏可通过视觉反馈(发音图谱)进行训练,使训练效果更好,上腭部分由于采用了很薄的薄膜使训练起来更逼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巍,未经徐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40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