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摩车无效
申请号: | 00263605.0 | 申请日: | 200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4632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廷林 |
主分类号: | B62D47/00 | 分类号: | B62D47/00;B62D6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4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摩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交通代步工具,是一种集轿车安全、舒适、美观和摩托车低耗、轻便、灵活等优点于一体的汽摩车。
目前,私人机动交通代步工具主要是轿车和摩托车,它们所提供的独立性和自由性是其他任何交通工具都无法比拟的。但是,它们在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消耗、大气污染、交通堵塞和人身伤亡等一系列问题。就现有轿车而言,因为它本身体积大、重量大、额定功率大而承载的负荷却很低,从而使燃料、原材料造成极大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不必要的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等。笔者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感觉公路上行驶的轿车和微型面包车中空余座位很多,随后于2000年11月上旬在北京市复兴路、阜石路、永定路和玉泉路对路面行驶的部分轿车和微型面包车的有效承载情况进行了统计,从统计的7548辆车的乘载结果看,四座位的轿车及四座位以上的微型面包车平均每车只载有1.91位乘客,另两个以上的座位空闲着,利用率只有约百分之四十。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工业化国家平均每车载有1.6~1.8人,而且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如美国1977年为每车1.9人,1990年为每车1.6人。另一统计结果显示,35.3%的车只有驾驶员本人,而41.4%的车除驾驶员外只乘载着一人。也可以说只有两个座位就可以满足出行者需求的车辆占到出行车辆总数的76.7%。有资料显示,在全球公路、铁路、海运和航空等全部交通运输所消耗的能源中,公路运输消耗掉近四分之三的能源,仅公路轻型汽车运输消耗的能源约占全部消耗能源的一半,这其中轿车和微型面包车又占有很大比重。研究还表明,一旦汽车结构、重量和额定功率确定,改变负荷因素对改善燃料消耗的影响很小,也就是说不管汽车是空车还是坐满乘客,它们将消耗大致相同的燃料。由此可见,大功率低负荷的行驶所造成的燃料浪费是相当惊人的。从环境保护方面讲,汽车废气污染在大气污染尤其是城市大气污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尽管汽车在怠速、加速、减速和匀速等各个工况下废气排放量不同,但大排量汽车废气排放量的绝对值还是比小排量汽车高,因此大尺寸、大重量、大功率、高油耗和低负荷的现行轿车也额外向大气中排入了更多的废气。从交通方面讲,一定的道路和车速条件下,大的外型尺寸和低的承载负荷实际降低了道路的容量,同时因为大尺寸的轿车需要较大的转弯半径,也容易造成交通堵塞。
目前公知的摩托车有两轮摩托车和三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又分为正三轮摩托车和边三轮摩托车。无论两轮摩托车还是三轮摩托车,都是通过驾驶员手把操纵一个前车轮来实现车辆方向改变的。但是一个车轮在前的结构存在着固有的过转向特性,而一般认为普通驾驶员在控制一辆具有过转向特征的车辆时会遇到比较大的困难。单轮在前的三轮结构在加速时整车重心会移向并排的两后轮,提高了整车的稳定性;在制动时整车重心会移向单前轮,降低了整车的稳定性,尤其是制动、转向同时操作时会更加明显。由于一般情况下制动力大于加速力,所以单轮在前的三轮结构其总体运动稳定性差。单轮在前的三轮结构其驾驶员的座椅在布置时也有一定困难,使驾驶员只能以骑坐的形式操纵车辆,容易使驾驶员产生疲劳。手把转向的不足是容易将路面对转向车轮的冲击力传到驾驶员手上,增加了驾驶员控制方向的难度。摩托车因为没有相对密封的车身,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署,驾乘人员都暴露于外部或受外部影响很大,使得整体驾乘环境很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摩车,它不仅能够解决现有轿车因为乘载负荷过低而导致能源和原材料浪费大、污染和交通堵塞严重等问题,而且还能够解决现有摩托车安全性能差、驾乘环境差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是将并排布置的两车轮放在车体的前半部,对称安装于车体纵向中心线两侧;将单个车轮放在车体后部,安装于车体纵向中心线上,三个车轮之间呈倒置的等腰三角形结构。驾驶员座椅与乘客座椅呈单座纵向布置,并置于整车纵向中心线上,在前后两个主座椅之间设有方便折叠的附座。前后两个主座椅靠背向后放平可形成一个完整的单人床铺,供长途旅行的驾乘人员休息,甚至可以在车内过夜。方向盘安装在两前轮之间的整车纵向中心线上,与前主座椅的位置相对应,方便驾驶员操纵。整车设有驾驶室和乘客室为一体的相对密封的车身,改善驾乘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廷林,未经张廷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36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浮钟式满液自动封口阀
- 下一篇:无螺丝.易组装.拆摺及层板内藏的展示架结构